马路上很多的事故,并不是没注意,而是看见了,但反应不过来了。你以为是运气不好,碰上了这种事儿,其实有些是开车习惯没养成好造成的。有时光小心没用,还需要配合一定的技巧,需要养成一定的本能反应。什么是本能反应?就是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看见这种情况就能主动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反应。比如快撞上了,一定知道需要刹车,而不需要考虑一下,我是不是该刹车了?今天我们来说几个常用到的开车本能反应,看着不起眼,真遇到事能帮你躲过一劫。
1. 前车刹车灯一亮,你脚就得挪刹车上
前面刹车灯一亮,别管他为啥刹车,也别管他的车速有没有下降,你第一反应必须是右脚瞬间挪到刹车踏板上备着,哪怕你开的是坦克也得这么干。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踩刹车的力度,如果前车速度下降很大,你也需要重踩刹车,如果速度没怎么降,那就不需要踩。脚先移动刹车上,是给自己留反应时间,至少要比看见危险再移动省下0.5秒时间。这0.5秒的提前量,可能就是20米的刹车距离,就能避免一场事故。
2.变道一定要看后视镜,打转向灯
变道至少看两次后视镜,避免盲区中有车看不见,先看一眼后视镜,确认没车,打转向灯,再看一眼就可以变道了。行驶中也建议每隔半分钟用余光瞄一眼后视镜,看你后方有没有异常车辆,若是有车跟你太近,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实际中发现,有些人变道根本不管后面有没有车,要么就是他没看后视镜,要么就是不管后车如何,只管自己变道。不打转向灯的更多,随意穿插,一把方向猛地就变道了,看着实属吓人。看后视镜和打转向灯,也需要养成本能反应,只要动方向,这两项就要做。
3.开门下车,先开一条缝,再缓慢推开
在网上看视频,经常能看到有人突然推开车门,一下子就撞倒一个骑电瓶车的人,看着就很疼。开门有方法,开门前应该看后面有没有人,先开个十公分的小缝,确认安全再慢慢打开,这样即使你没看见后方有人,慢慢开也让人有反应时间。千万别猛推,给人来个措手不及。这也是需要慢慢养成的一个习惯,能避免一些意外。
4. 过路口,脚放刹车上备刹
管他绿灯黄灯,过十字路口时我脚一定虚搭在刹车上。中国式过马路听说过没?随时可能窜出一个人、一辆车、一条狗,你永远不知道从哪个角落会突然冲出个人来。减速备刹不是因为你技术差,是因为你尊重未知。
5. 前方有大车挡视野,减速或者变道
只要前方有大车挡着视野,必须本能减速、拉大车距,要么就赶紧换个车道。跟着大车走,就像戴着眼罩跑马拉松——你根本不知道前面是平地还是悬崖。大车能挡住信号灯,挡住横穿马路的行人,挡住路面的坑,他能平安过去,你在后面就不一定了。
所以我一旦接近大车,本能反应就两条:要么减速拉大距离,看得清前方再走;要么找准时机安全变道远离它。别跟大车并排走,更别在它前面晃悠。它刹不住的时候,可不会和你讲道理。
6. 远离不正常车辆
开车也得会看相,遇到不正常的车,赶紧离远点,别凑跟前。哪些车不正常?比如开着开着压线的、忽快忽慢的、忽左忽右的、刹车灯时不时亮一下的。这些车大概率是司机分心、玩手机、疲劳甚至酒驾。我一旦看到这种车,绝不多陪一秒,要么减速让它走前面,要么安全地超过去。你别好奇,别围观,更别跟它较劲,赶紧躲远点。你跟不正常的车较劲,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其实这些本能反应,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得平时开车的时候刻意练。马路上的意外不会提前打招呼,你多一个本能反应,就多一分安全,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对路上的其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