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公布了其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业绩遭遇了挑战,各项关键财务指标均呈现出下滑趋势。截至6月30日的这一季度,理想汽车的总交付量为111074辆,同比微增2.3%,与2024年同期的108581辆相比增长有限。公司的总收入为302.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16.7亿元人民币下降了4.5%。
车辆销售收入是收入下滑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比下降4.7%至288.8亿元人民币。理想汽车在财报中指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组合变化导致的汽车平均售价降低,以及公司为吸引客户所提供的利息补贴和销售激励措施的增加。
在盈利能力方面,理想汽车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第二季度的毛利润为60.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尽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9.5%小幅提升至20.1%。这一提升主要得益于成本降低带来的车辆利润率改善,而非销售端的强劲表现。车辆利润率达到19.4%,高于去年同期的18.7%,显示出公司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运营层面上,理想汽车在第二季度的运营支出为5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其中,研发支出为2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2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这些减少的运营支出使得运营利润达到8.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7%,运营利润率也从去年同期的1.5%提升至2.7%。然而,净利润却未能保持这一增长势头,为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为14.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
最令人担忧的是理想汽车的现金流状况。第二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30.36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负4.29亿元人民币相比,流出大幅增加。自由现金流同样为负38.4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负18.53亿元人民币。财报显示,经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的恶化主要与库存采购相关的付款增加有关,这表明公司的车辆生产和销售之间可能存在不匹配,面临着库存积压的压力。
展望未来,理想汽车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的车辆交付量将在90000至95000辆之间,同比将出现大幅下降。相应的,总收入预计将在248亿元至262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降幅预计较大。这些预测表明,理想汽车正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
尽管面临挑战,理想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仍然表达了信心。他强调了公司坚持不懈地追求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并提到了理想MEGA在50万元以上MPV市场取得销冠以及新发布的纯电SUV理想i8。他表示,公司将继续投资于产品和智能化,并期待9月发布的理想i6能进一步扩大产品线。
首席财务官李铁也强调了公司在本季度专注于成本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实现了稳健的盈利能力。他表示,公司健康的财务状况足以支持未来的创新驱动增长。然而,这些乐观的表述与财报中的数据和业绩指引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季度表现和短期预测不佳,但理想汽车仍拥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公司拥有充裕的现金储备,总额高达1069亿元人民币,这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最强有力保障。其次,中国汽车行业的宏观政策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号召车企反内卷,回归理性竞争,并倡导缩短供应商账期,这对理想汽车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然而,理想汽车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也在加剧。特斯拉推出了六座版本的Model Y L,直接冲击理想i8所处的市场区间。同时,蔚来的子品牌乐道也发布了大型纯电SUV乐道L90,同样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在这个价格相近、同为五门六座布局的纯电SUV市场中,理想汽车过去赖以成功的舒适性配置正在迅速失去独特性,差异化优势被大大削弱。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理想汽车未来的发力点将集中在纯电车型的拓展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自研上。公司将继续扩大纯电(i系列)产品阵容,并提高在中国高端纯电汽车市场中的地位。同时,理想汽车将持续加大对智能化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VLA Driver大模型和智能座舱系统“理想同学”,试图在产品同质化竞争中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