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龙头继续“冲冲冲”。
比亚迪8月29日晚间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元创下新高,纯电与海外市场亮眼。针对汽车行业白热化竞争,公司强调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及渠道管理,缩短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
比亚迪1300万台车下线。
营收首超特斯拉
公司核心盈利指标双增,但波动明显。上半年,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其中营收同比增23.30%,高于行业均值,也首次超过特斯拉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5亿元)上半年总收入。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3.79%,但中期净利增速已连续4年下滑。第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9.87%,这种单季净利增速减缓现象上一次出现在2021年第四季度。
此外,扣非净利135.99亿增10.43%,主业稳健。销售毛利率18.01%、净利率4.32%,虽稳定但净利率偏低,成本与费用管理待优化。
公司财务健康,但偿债能力分化。资产负债率71.08%,处于行业高位,长期压力需关注。短期偿债能力分化:流动比率0.7609低于安全线,流动性有压力;但货币资金/短期债务达4.115,短期偿债有保障。存货1408亿元,周转效率待提升,需防跌价风险;商誉44.28亿元,需跟踪资产组盈利情况。
研发投入超308亿元
业务方面,核心业务交通运输设备及电气制造业占比81.48%,毛利率20.35%;手机部件业务占18.52%,毛利率7.70%且收入降5.54%,拖累盈利。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超过本田和日产,在全球销量排名中跃升至第7,创下中国车企全球最高排名。
不过,汽车业务内部分化。上半年,公司纯电销量超102万辆,同比增超40%,插混累计销售108.99万辆,同比增长23.71%,但6月销售17.07万辆同比降12.45%,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
研发一直受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约308.80亿元,同比增长53.05%,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8.32%,有利于支撑技术创新。
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
值得留意的是,公司中报直接表达了对“汽车业内卷”的看法。
比亚迪认为,中国汽车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出现“一口价”“过度营销”等行业乱象,公司坚持通过技术升级、效率提升及规模效应实现以高端化、智能化与全球化为核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及渠道管理,积极营造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各方互利共赢局面。
公司并未对“60天账期承诺”执行进展情况做介绍,但也在中报中指出,将持续加深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积极推动多部门、多环节高效协同,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及渠道管理,积极营造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各方互利共赢局面。
“本集团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处于汽车行业较低水平,且本报告期与二零二四年同期相比进一步下降。”中报强调。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统计,比亚迪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含应付票据)在2025年中报为142.1天,在2024中报为152.6天,可见确有下降。
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占比。
外销比重接近1/4
上半年海外销辆达55.24万辆,占比21.63%,尤其6月销量为9万辆,占比增加至23.5%。欧洲市场5月比亚迪力压特斯拉,尤其在德国同比增长824%。
而且,比亚迪电池上半年装机达134.53GWh,6月以27.02GWh创新高,“车-电池”协同模式,将强化比亚迪核心竞争力。
从市场开拓来看,2023年-2025年,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中,比亚迪平均占比28.02%,政府每采购4台新能源车,就有1台比亚迪。
总体而言,上半年,比亚迪“整体稳健、局部承压”,营收净利双增印证龙头地位不减,但其插混下滑、负债率高企存压力。后续需关注插混应对策略、财务风险缓解、海外拓展与研发落地,这些将决定长期增长动能。
(注:插混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简称,英文为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
撰文/制图:南方+记者 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