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赋能 潼创未来
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三块石
8月28日至29日,第十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潼南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和创客团队齐聚涪江之滨,比拼创新成果,对接产业资源,共谋合作未来。以赛事为媒,以产业为基,潼南正抢滩汽车后市场“新蓝海”,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绿色循环新动能。
▲第十届“创客中国”汽车再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潼南举办。
潼南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崛起,既是顺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区委、区政府立足特色优势,抢抓政策机遇,精准布局、系统推进的结果。从年回收报废汽车超12万辆,到具备20万台套零部件再制造能力、22万吨新能源电池回收处理产能,潼南正以实际行动擦亮汽车产业“绿色循环”新名片。
▲“走进潼南·潼创未来”投资贸易合作大会项目集中签约。
以赛促产,厚植创新发展生态。“创客中国”赛事不仅是创新项目的竞技舞台,更是产业生态的孵化“摇篮”。本届大赛聚焦汽车拆解再制造、电池循环利用、智能网联系统等前沿领域,吸引全国183个项目参赛,创新氛围十足,创造活力满满。同步进行的投资贸易合作大会,更是集聚了5家驻渝领事馆和100余家知名企业,以及权威机构和一流高校,为汽车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碰撞智慧、交流经验,良好的创新生态应运而生、潜滋暗长。
链式发展,构建完备产业体系。能否构建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事关新兴产业行稳致远。潼南坚持“链式思维”,构建“回收—拆解—再制造—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推动“一车九吃”,将废旧汽车“吃干榨尽”。聚集弘喜汽车、贝思远、棱镜能源等近30家汽车再制造关联企业,形成回收拆解、零部件再制造、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废料循环再生闭环,深挖“城市矿产”;深化“四链”融合“四侧”协同,打造汽车后市场产业融合实训基地、市域产教联合体;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对接重庆“万亿级”新能源汽车集群,布局二手车检测认证与出口平台。一套组合拳,助推完整产业链构建,一幅崭新的产业蓝图正在加速落地。
▲潼南高新区。
奔腾涪江,奋楫者先。站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风口,潼南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必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未来可期。
上一篇:江淮汽车亮相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