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贯彻新课程标准育人要求,精准把握新教材编写逻辑与教学导向,切实筑牢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根基,8月29日,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全程参与2025年秋季小学数学低段教师教材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以“理论+实践+分享”的立体模式展开,内容干货满满、形式新颖鲜活,为教师们搭建起互学互鉴、共促成长的专业平台。
培训开篇,区教研员安安老师以“新课标下新教材使用与高效课堂构建——从‘形变’到‘提质’的新课堂实践探究”为主题,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专题讲座。她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从新教材的编写理念革新、内容模块调整、教学目标分层定位等维度展开细致解读,着重强调:“教师需打破‘教教材’的传统思维,转向‘用教材教’的创新模式,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通过多元教学策略让课堂真正实现‘提质增效’。”这番讲解既有顶层设计的高度,又有落地实操的细节,为在场教师精准驾驭新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点亮了“指路明灯”。
校尉营小学王淏仕老师聚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6 的表内乘法”中《认识乘法》一课,开展深度教学构想分析。她以“架构认知桥梁,突出乘法本质”为核心主线,从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难点、教学目标的梯度设定、重难点的突破路径,到具体教学环节的互动设计,逐一进行拆解与阐释,其清晰的思路、详实的策略,为教师们开展《认识乘法》教学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教学蓝图”。
实践展示环节堪称本次培训的“高光时刻”——双西小学武飞老师以模拟课堂形式,带来《认识乘法》教学展示,其创意性的角色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课堂上,武飞老师以授课教师身份主导讲解,而台下参与培训的教师们则临时“变身”小学生,沉浸式投入课堂互动。在这种的模拟场景中,现场氛围既充满教学研讨的专业感,又不失真实课堂的生动性。这种沉浸式模拟教学形式,不仅让抽象的乘法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更让在场教师们以“学生视角”亲身体验课堂设计的巧思,收获了“课堂创新”的深刻启发。
培训中途,朝阳街小学徐瑞芳老师带来“数趣相融启迪思维,特色作业赋能成长”的一年级数学特色作业成果分享。她通过实物展示、学生作品集锦等形式,生动呈现了特色作业的设计逻辑,每一项作业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趣味体验深度融合。徐老师介绍:“这些作业不仅让孩子们爱上数学,更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这番分享为教师们破解“作业设计难、提质增效难”的困境提供了全新思路。
培训尾声,安安教研员对整场活动进行总结。她再次强调:“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全体教师要把‘研究新课标’作为日常功课,精准锚定核心素养目标;把‘用好新教材’作为教学关键,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育人价值;把‘打造新课堂’作为实践重点,以创新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真正让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数学教师注入了专业成长的“新动能”。让教师们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更透彻,在课堂设计、作业创新等方面也找到了明确方向。未来大家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所悟切实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到创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作业,再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与成长,用更专业的教学能力、更优质的数学课堂,陪伴孩子们在数学世界中探索乐趣、收获成长!
来源: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供稿:史玉芬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