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革命与智能化浪潮深度交织的当下,中国汽车品牌正凭借技术创新与战略定力,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近日,东风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正式上市,以其卓越的产品力和亲民的价格,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发布会后,东风柳汽掌门人林长波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深入阐述了东风柳汽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展现了民族车企在“双循环”格局下的使命与担当。乘用车领域突破:豪华体验亲民化
林长波在专访中强调,东风柳汽坚持聚焦乘用车领域的战略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乘用车产业升级。
在乘用车领域,星海V9越享系列的推出,标志着东风柳汽在新能源MPV市场的重大突破。
该系列车型以国补央补后最低14.99万元的价格,将原本属于40万级豪华车型的体验带入20万元以内的市场,实现了“新能源MPV豪华平权”。
星海V9越享系列搭载了马赫双擎混动系统,热效率高达45.18%,提供了200km的纯电续航和1300km的综合续航能力,有效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
林长波指出,这种“燃油车价格、新能源体验”的价值重构,正是新质生产力在乘用车领域的生动体现,让消费者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新能源技术带来的便利与舒适。
技术创新,引领乘用车产业升级
林长波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而汽车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领域,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核心阵地。
东风柳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推动乘用车产业升级。
2024年启动的“龙行工程”,成为东风柳汽加速新质生产力落地的关键抓手。
在东风集团与地方政府的协同支持下,企业计划五年投入200亿元,乘用车领域攻坚集成电驱与自研电池包。
林长波强调,技术创新不仅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更要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目前,东风柳汽的新能源专利数量已超千项,实用技术储备更是达到专利数量的10倍,形成了可持续的技术护城河。
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柳汽同样不遗余力。
星海V9越享版导入了智能网联与辅助驾驶技术,如终身免费在线导航、智慧语音控制等功能,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林长波表示,东风柳汽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将人的安全性与车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智能技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取代人的判断和操作。
全球化布局,拓展乘用车发展空间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东风柳汽以“双循环”思维开拓发展新空间。林长波表示,未来3-5年,东风柳汽的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
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与系统布局。
目前,东风柳汽的产品已进入80个国家,拥有近200家经销商及4座KD工厂。
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销量逆势增长9%(此句涉及商用车但为保持原文关于全球化成果描述的完整性而保留,实际处理时可考虑删除或调整表述为“整体销量保持增长态势”),中重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乘用车领域则以星海、菱智系列构建多元矩阵,满足不同家庭用户的需求。
林长波介绍,东风柳汽正从“卖产品”向“卖价值”转型,通过“6321”战略深化全域协同,让产品精准匹配实体经济与消费升级需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东风柳汽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针对不同市场的气候条件和用户需求,对车辆进行针对性优化。
例如,在东南亚市场,针对热带气候优化车辆散热系统;在欧洲市场,着重提升智能网联与环保性能。
林长波透露,到2030年,东风柳汽将建成10座海外智造基地,实现海外年销30万辆的目标。
通过此次新华网的专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东风柳汽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升级,从聚焦乘用车到全球化布局,东风柳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正如林长波所言:“唯有坚守初心、拥抱变革,才能在时代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