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年成都车展的聚光灯亮起,豪华品牌展台前的高管身影却比往年稀疏。在这个被喻为“车市寒冬”的年份,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博士的如约而至显得尤为醒目。“稳是林肯在各个方面业务的主基调”,这句开场白像一道分水岭,将浮躁的市场喧嚣隔绝在外。
减法哲学 轻量化背后的生存算术
当新势力用千店计划跑马圈地时,林肯的星火燎原计划却做着截然相反的运算。“不是从100家变成130家,而是做更替。”贾鸣镝博士展示了一组关键数据:新经销商投资从2000万骤降至400万,30家轻量化门店将节省数亿元;现有展厅面积压缩至千平后,运营成本直降40%。更惊人的是8月开业的8家新店——星辉集团的5家店均实现“当月开业当月盈利”。
盈利秘诀藏在售后成本的重构中。“原来零服吸收率仅60-70%,现在新店能做到大于1。”这意味着售后利润已能覆盖整店运营成本,新车销售利润转化为纯收益。这种“减负逻辑”正逆向传导:75-80%的健康经销商将启动轻量化改造,年底前超50%展厅完成“瘦身”。
25万到40万 航海家双箭的精准卡位
展台C位的航海家总裁版(39.88万)与启航版(25.88万预售),构成林肯今年最精妙的产品落子。“启航版两驱版和冒险家价差仅2万,总裁版则衔接飞行家低配。”贾鸣镝博士用两句话点破战略:向下填补25万级空白,向上试探40万豪华带。
总裁版的“谧海之境”内饰成为具象化载体:云汐白与雅咖棕拼色设计,配合北美Nappa真皮与星缀枫木饰条,将美式豪华解构为可触摸的静谧感。而启航版标配72项豪华配置,用25.88万锚定“纯正美式豪华”的下探底线。
全路况豪华 穿越周期的品牌护城河
当问及与路虎的差异,贾鸣镝博士的比喻令人拍案,精准描述了两大品牌用户画像的差异:“揽胜车主裤脚可能沾泥,但林肯车主一定是仪表堂堂下车。”他随即抛出核心定位:“全路况能力是有路的地方都能去,但绝不建议去没路的地方。”
这份底气来自产品基因。“领航员对比揽胜有大梁优势,卫士则输在舒适性。”而在此前林肯在呼伦贝尔举办的试驾活动中也正印证了此话,贾鸣镝博士强调:“开同样路程,林肯是最不累的车。”这种“御临山海”的体验,正成为对抗电动化同质化的武器——即便对手能堆砌沙发冰箱,却难复制百年调校积累的底盘刚性。
守护之盾技术则成为安全支点:双五星认证车身、540°全景影像、像素级大灯构成“守护之盾”。而美洲鹰CCD电磁悬架的动态演示,诠释着何为“颠簸路上的从容”。
成都样本 西南市场的战略锚点
此次成都车展有不少豪华品牌缺席,为何连续两年您都坐镇成都?贾鸣镝博士给出三层答案:成都4家经销商健康度领跑全国;川渝用户“肯为享受提前消费”的特质;以及西南地形对全路况的天然检验场。“这里能辐射云贵桂,但核心永远是四川。”
这种区域深耕正转化为实际战果:林肯Z通过一口价策略实现销量翻倍,市占率从年初1.6%升至1.9%。“调整前我们争论两个月,最终选择不影响SUV价格体系的轿车试水。”在贾鸣镝博士看来,这种克制恰恰体现“稳字精髓”——用一款非战略车型换取经销商保有量,为售后体系造血。
电混过渡 不做颠覆的转型智慧
谈及新能源布局,贾鸣镝博士的坦诚出乎意料:“5款车型规模很合理,未来不会扩到8-10款。”林肯的电动化路径异常清晰:现有细分市场做新能源迭代,绝不盲目开拓新战场。
技术路线选择更显务实:“中国未来没有纯油车,只有电混油车。”FHEV技术成为过渡期王牌——冒险家/航海家混动版已获市场验证,同时插电/增程产品悄然布局。对于研发周期,他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缩到24个月已是极限,必须经历两次冬夏测试”。这种对传统研发流程的坚守,恰是对“稳”字战略的技术践行——当新势力用OTA迭代掩盖机械短板时,林肯选择用时间筑牢安全基石。
真正的破局之道
当行业在颠覆与保守间摇摆时,林肯用“减负渠道、精准产品、硬核技术”构建了稳行致远的三角支点。这份不追风口的定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豪华品牌的生存之道,更是穿越周期的商业智慧,也或许正是寒冬中最珍贵的破局火种。
在成都这座战略高地上,林肯用"不做冒险之事"的定力,诠释了豪华品牌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当行业陷入"颠覆式创新"的集体焦虑时,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用精密如钟表齿轮的战略协同,将"稳"字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动能。这份在寒冬中打磨系统化能力的坚持,恰是给行业最珍贵的启示。
(图/文 网通社 陆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