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6日播出的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尖锐批评,直言许多被媒体、行业和用户认为“做得很好”的中国车企,实际上离全球领先水平“差得很远”,并称这种认知为“迷之自信”。
这番言论在节目中引发热议,何小鹏与主持人罗永浩就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进行了深入对话。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人物,何小鹏的观点反映了行业内部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清醒思考。
“当我们看到一些销量数据和市场反馈时,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何小鹏在节目中表示,“但真正放到全球市场来看,我们在核心技术、品牌价值、全球化运营等方面与国际巨头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何小鹏指出,中国车企虽然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了一定先发优势,但在底层技术创新、供应链掌控、全球化布局等方面仍需加强。他特别强调,汽车工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行业,不能因为短期市场表现而过度自信。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2年首次突破50%大关。同时,中国在2023年上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些成就使得国内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评价普遍乐观。
然而,何小鹏认为,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完全代表全球竞争力的提升:“真正的全球化不仅仅是把车卖到海外,而是要在技术标准、品牌认知、服务体系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行业分析师表示,何小鹏的言论反映了中国车企领袖的危机意识。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仍存在对外依赖,且品牌国际影响力有限。
小鹏汽车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加速海外布局,先后进入挪威、瑞典、丹麦、荷兰等欧洲市场。何小鹏在节目中也分享了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