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当前房车商业本质呈现融合趋势,核心方向是与新能源汽车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将私家车改造为具备舒适功能的移动空间,甚至有跨城上班族将改造后的车辆作为临时居所,每周仅周末返程;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配置创新(如冰箱、沙发)贴合车内空间使用需求,外放电功能更衍生出户外供电、光伏蓄电结合等新场景,推动房车从传统业态向 ‘汽车改造’ 方向转型。”近日,在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零观汽车线下交流会中,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权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徐权光认为,首先,对于房车,需要明确两个关键概念:其一,要确定是从个人消费还是商业投资的角度探讨。其二,要明晰对房车的定位,它究竟是车还是房。若视为车,就要关注主机厂到零配件销售这一商业逻辑;若看作房,它则与文旅结合更为紧密,是另一种商业业态。
“依我之见,房车与文旅的结合,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民宿空间利用,从更宏观的历史和经济发展背景来看,它是中国产业地产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新形态。”徐权光表示。
他认为,从商业逻辑来讲,房车能够盈利,本质上是利用了土地属性的价差。之所以开展房车业务,是因为找到了不用商业用地就能得到作为商业用房使用的物业,类似用普通房产经营酒店的模式一样。因为房车所使用的闲置空地,无须承担土地开发成本,最多以租赁空地等方式就可以开展房车业务。
“房车的商业本质类似于我们以前熟悉的街边报亭,报亭作为临时街边物理空间,本来是服务于便民买报,但实际可以售卖多种商品,相当于一个街边小卖部,房车也是类似的一种酒店住宿业经营模式。同时,房车整体建造成本低廉,只是相当于酒店客房仅装修部分的价格空间。”徐权光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房车作为车的价值呈现出与家庭用车特别是新能源车融合的趋势。如今,许多人对家庭用车进行改造,以满足日常休息甚至短暂住宿需求。房车的空间布置给这类改造需求提供了最鲜活的参考案例。我们今天说新能源车三大件——冰箱、彩电、大沙发,其实背后都反映了同样的市场需求。”
徐权光认为,沿着把房车作为车的商业角度理解,那么新能源车各种内部空间配置的灵感或许都来自于房车。如果从投资角度分析商业机会,将房车视为汽车改造的一种形式,关注汽车改造供应链上的产品和服务,这或许正是汽车后市场的投资机会所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和服务必须契合市场发展阶段。以新能源车后市场维保为例,目前市场尚未饱和,但当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1亿辆后,维保市场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要知道,仅依靠维保业务可能仍无法满足基本商业模型的收入成本闭环,必须在供应链上挖掘其他配套供应链产品。”徐权光进一步表示。
他认为,现在市场上成熟的产品组件,如移动电源、移动空调等,为增加房车内部空间使用功能、为新能源车二次改造提供附加价值和市场需求,甚至为户外露营提供新的便利性。“我们借助房车为家庭用车特别是新能源车二次改造提供的场景实践,可以研发出很多新的供应链服务和产品组合。”
“当前的市场环境,对运营者的技能要求日益多元化。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打工者,都需要具备多元技能,现在是投资运营一体化的时代。无论是把房车作为房还是作为车,在具体的商业运营阶段比拼的都是成本优势,我们得首先问问自己究竟有什么特长。过去单纯比拼小聪明的所谓商业模式,已经无法建立竞争优势,现在就要比拼有真实才艺的创意技能。譬如,各行各业都在讲线上引流,但如果没点技能,就无法做好短视频传播。”徐权光说。
他进一步表示,现在做产品起码要有点技术特征。不用说简单的倒买倒卖生意不好做,纯粹的拼凑组合一个产品也同样无法实现销售。只有做出点技术创新哪怕是微创新的产品,才能赢得一点市场空间机会。
徐权光最后表示:“一切都要回到市场需求上。前几天傍晚时分,我特意在京郊一处开放露营地观察,有一家人开着普通汽车,带着帐篷在营地过夜露营,带着一个应急性照明手电筒,旁边生着一处火堆。这时我就想,他们在露营时,若有移动电源和移动空调等配套产品,将会极大提升他们全家的体验感。站在外围投资运营者的角度,可以考虑提供此类租赁服务或进一步延伸提供其他配套服务,而不要只是提供一处露营场地。我们要站在动力电池时代来临的高度,思考各种电能服务的衍生需求,毕竟这个时代已经来了。”
(编辑:张硕审核:童海华校对:燕郁霞)
上一篇:华虹正式披露华力微注入预案
下一篇:成都新捷达,藏着一个“凤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