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拟收购零跑汽车10%股份的消息,近期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这不仅仅是一桩财务投资,更被视为传统汽车巨头与造车新势力深度融合的标志性事件,甚至可能成为推动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一步。
01 花旗看涨,资本市场热情高涨
花旗银行在最新研报中直言,对零跑汽车的未来走势充满信心,直接将其目标价由86.4港元上调至100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花旗指出,零跑凭借销量、毛利率与净利润的超预期表现,已经进入强劲上升通道。管理层也顺势上调全年销量预期至58万至65万辆,并首次明确全年盈利目标,预计净利润可达5亿至10亿元。这一连串的利好,不仅令投资者情绪高涨,也让零跑成为新能源板块的明星股。
02 全球化提速,第二增长曲线拉开序幕
事实上,零跑的野心远不止于国内。早在2023年10月,它便携手跨国巨头Stellantis,双方合资成立“零跑国际”,开启海外征程。Stellantis更是豪掷15亿欧元入股20%。如今,零跑国际在约30个海外市场建立了600余家销售与服务网点,其中欧洲就超过550家。2025年前7个月,零跑出口量达2.5万辆,牢牢占据中国新势力“出海”销量榜首。尤其在欧洲市场,7月订单量突破4000辆,创下历史纪录。更值得注意的是,零跑与一汽合作的首款车型,已计划明年通过一汽的海外渠道登陆国际市场。
03 产业链共振,供应商全线受益
随着销量快速增长,零跑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也迎来“跟涨”红利。宁波华翔作为内饰件供应商,订单显著提升;中鼎股份凭借新能源车高标准密封系统,单车价值量水涨船高;保隆科技则在传感器、胎压监测等领域深度受益;拓普集团与零跑在底盘与内饰方面合作稳固,业务量随销量一同膨胀。与此同时,一汽系企业也将分享合作红利,如一汽解放、富奥股份、启明信息都可能在集团新能源战略中找到新机遇。宁德时代、均胜电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核心“三电”与智能化供应商,同样将受益于零跑的规模效应。
04 传统巨头的焦虑与突围
尽管中国一汽在2024年交付超320万辆新车,但新能源转型压力巨大。2025年上半年,其自主新能源销量14.5万辆,同比增长近一倍,但32.2%的渗透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之下,零跑不仅实现了毛利率从1.1%飙升至14.1%,还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达0.3亿元,交付量更是以22.17万辆的成绩位列新势力榜首。显然,入股零跑对于一汽来说,不仅是获取技术与经验的捷径,更是新能源转型的加速器。
05 从谅解备忘录到资本联姻
实际上,这次“联姻”并非临时起意。早在2025年3月3日,一汽与零跑便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涵盖新能源车联合开发与零部件合作。短短20天后,红旗G117整车联合开发项目便由零跑中标,合作落地迅速。如今,一汽拟直接收购10%股份,进一步深化双方关系。
06 产业新趋势:新旧势力握手言和
在资本与产业的双重驱动下,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合作正逐渐成为常态。继Stellantis投资零跑、大众入股小鹏之后,中国一汽与零跑的资本联姻再度印证了这一趋势。它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战略选择,更可能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序幕。
结语:
随着传闻逐渐发酵,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关注度迅速升温。一汽与零跑的合作,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资本效应,都已经超越简单的股权收购。这是一次传统与新锐的深度融合,更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时代信号。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舞台或许将迎来更加激烈与精彩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