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8 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理想汽车与蔚来汽车这两家头部造车新势力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以 3 万辆销量大关为分水岭,理想汽车销量跌破这一关口,而蔚来汽车则成功突破。
这一消长变化,背后蕴含着诸多值得探究的因素,也为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9 月 1 日,按照以往理想汽车在销量高峰时期的习惯,本应在第一时间发布 8 月份交付量数据。
然而,当日零跑、小鹏等车企纷纷公布销量后,理想汽车却仅公布了理想 MEGA 的销量成绩 —— 突破 3000 台,表现不俗。但外界更关注的理想汽车整体交付量,却迟迟未出。
直至下午,理想汽车才姗姗来迟地发布整体销量数据:8 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 28529 辆,同比暴跌 40.7%,相较于 7 月的 30731 辆,环比下滑 7%。
理想汽车不仅未能守住 3 万辆的销量线,且环比、同比数据均呈现下滑态势。
反观蔚来汽车,在 8 月迎来重大突破,整体销量首次站稳 3 万辆台阶。
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蔚来汽车在调整价格策略后的首次显著成效。数据显示,8 月蔚来汽车交付新车 31305 辆,同比大幅增长 55.2%,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蔚来品牌交付 10525 辆,乐道交付 16434 辆,萤火虫交付 4346 辆。其中,销量担当乐道 L90 销量达 10575 辆,成为推动蔚来汽车销量增长的关键力量。
理想汽车销量暴跌,背后原因错综复杂。首先,理想汽车在技术路线上过于依赖增程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多家车企纷纷模仿理想,布局增程式 SUV 车型。
同时,理想汽车此前主打的 “冰箱彩电大沙发” 概念,因缺乏较高的技术门槛,很容易被竞品复制。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价格不及理想汽车一半,却具备相似配置的竞品车型,这使得理想 L 系列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销量下滑成为必然趋势。
其次,理想汽车虽早已意识到依赖单一技术与产品策略的风险,并制定了布局纯电领域的战略,但由于理想 L 系列车型此前过于火爆,吸引了众多竞品的集中 “火力”。
这导致理想 MEGA 在上市后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即便 8 月份销量突破了 3000 辆,仍未达到初期预期目标,未能有效扛起理想汽车销量增长的大旗。
蔚来汽车作为长期定位高端豪华的品牌,在其他新势力车企纷纷卷入价格战时,始终坚守不降价承诺,这在行业内实属难得。
然而,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其销量长期处于萎靡状态。为扭转销量困境,蔚来汽车先后推出乐道品牌和萤火虫品牌,试图借助蔚来品牌的影响力带动新品牌的销量增长。
但在初期,消费者对乐道 L60 和萤火虫等产品并不买账,使得蔚来汽车的这一战略遭遇挫折,乐道首任总裁艾铁成也因此被迫提前 “下课”。
随着沈斐出任乐道第二任总裁,并推出第二款新车乐道 L90—— 一款大六座 SUV,乐道品牌终于找到了市场方向。
乐道 L90 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在 8 月迎来首个完整月销量破万的佳绩,达到 10575 辆。可以说,若没有乐道 L90 的热销,蔚来汽车 8 月整体销量想要突破 3 万辆大关将困难重重。
8 月的销量表现,也标志着蔚来汽车在历经调整后,终于迎来了逆袭的曙光。
综合理想汽车与蔚来汽车这两家新势力车企的表现,不难发现,理想汽车销量暴跌的核心原因在于产品端的困境。
一方面,理想 L 系列车型受到竞品的严重挤压,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销量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首款产品理想 MEGA 表现失利,而即将推出的第二款产品理想 i8 面临的竞争环境更为激烈,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难度极大。
如今,理想汽车的销量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于理想 i6 的上市表现。
蔚来汽车能够取得销量突破,关键在于推出了高性价比产品,乐道 L90 的热销便是最好例证。
此外,蔚来 ES8 等车型也开始大幅降价,正如李斌所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活下去成为首要目标。
此时,蔚来汽车放下不降价的执念,一切以生存为导向,通过价格调整来吸引消费者,也为其销量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以上关于理想和蔚来两家新势力的表现,大家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