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来可以说是车圈的流量代名词,苏州蔚来ES8车主5分钟狂怼李斌事件,让很多网友再次谈论起了这家造车新势力。
作为蔚小理中的一员,理想早已经开始盈利,小鹏也凭借低价车打开了销量,而蔚来却一直深陷亏损泥潭。
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蔚来调整后的净亏损为41.267亿元,虽然同比减亏9.0%,但是这个亏损额依旧极高。
可以看到第二季度,蔚来交付了72056辆汽车,同比增长25.6%,但是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平均售价下降,汽车销售额的增长率却仅有2.9%。
毛利率方面虽然提升到了10%,但是依旧落后于业内的一线水准,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毛利率为20.1%,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则高达26.4%。
在研发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方面,蔚来二季度控制的不错,两者均出现了下滑。
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0.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6%,较上一季度减少5.5%;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9.649亿元,较上一季度减少9.9%。
此前李斌曾表示蔚来将在第四季度盈利,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蔚来能否在第四季度实现这个目标,还真的不好说。
目前在高端市场,蔚来正在面临着问界和理想产品的竞争,2024年,蔚来在30万以上纯电市场份额从40%跌至30%。
同时在竞争激烈的20万价位段,蔚来的对手越来越多,尤其是小米、理想及问界等品牌,在该价位产品的竞争力正在变强。
至于20万以内的市场,比亚迪、吉利等传统品牌的产品竞争力极强,蔚来能否在该市场站住脚还不好说。
那么蔚来高管如何看待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呢?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将2025年第三季度称为公司的"转折点",他表示:"蔚来现在进入了聚气重新上升的阶段,穿越了'风暴'周期,但远没有到开香槟的时候"。
三季度的销量可以看出,蔚来已经形成了多品牌、全价位覆盖的策略。形成了蔚来主品牌、面向家庭用户的乐道以及智能电动高端小车"萤火虫"三大品牌矩阵。这种多品牌战略使蔚来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价格区间,从高端到大众市场实现全面渗透。
但是目前蔚来的友商也开启了价格战,很多同价位的车型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尤其蔚来的很多策略让部分老车主不满意,是否会对销量有影响还有待观察。
在2025年成都车展上,蔚来宣布全系车型标配100kWh长续航电池包,起售价不变。这相当于"变相"降价3.8万元。这一策略旨在简化用户购车决策,强化蔚来全系车型的产品竞争力,让更多用户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享受到长续航纯电出行体验。
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不少蔚来老车主的不满和质疑。李斌在回应这些质疑时表示:"我们确实没有能力兼顾到每一位用户的利益,必须优先保证公司的稳健发展"。这反映了蔚来在平衡新用户吸引与老用户维护之间的艰难抉择。
当然即使蔚来在四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已经彻底摆脱了困境。盈利的可持续性仍然是未知数。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迭代快速,竞争激烈,蔚来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此外换电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仍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尽管单站运营成本已经从1.2万元/月降至0.8万元/月,但整体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果蔚来能够在四季度实现盈利,这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表明新势力造车企业不仅能够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也能够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蔚来的盈利将证明其独特的"硬件+服务"商业模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