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路过家附近的汽车城,嚯,那叫一个热闹。小鹏店里挂着 “G7 直降 3 万” 的红色横幅,隔壁理想就把 “i8 试驾送全年保养” 的牌子摆到了门口,销售小哥隔着马路都能互相递眼神 —— 你说这价格战,到底要打到啥时候才算个头?
说实话,我去年还跟朋友打赌,说 2025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快六成了(后来查乘联会的数据,说是能到 56%),竞争该缓一缓了吧?结果呢?开春没多久,蔚来就把 ES8 的起售价往下拉了 5 万,紧接着小鹏 G7 就跟了,理想虽然没明着降价,但偷偷把辅助驾驶的选装包给免费了。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明明财报看着还行啊,小鹏二季度交付都破十万了,现金储备据说有四百多亿,怎么还这么拼?
那天跟一个车企的朋友吃饭,他喝了口啤酒才说,现在不是想不想打的问题,是不敢停。你想啊,固态电池不是要来了吗?贝特瑞那边说硫化锂成本降了不少,但全固态电芯还是比普通的贵不少。现在不趁着老技术的车还有利润空间多卖几辆,等明年新电池上车,老款车更没人要了。而且你看广州那边,充电桩都快 25 万台了,充电越来越方便,想买新能源车的人肯定越来越多,但车企也多啊,你不降价,别人降,消费者转头就走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车企都在硬扛。理想二季度营收好像有点下滑,听说纯电车型卖得一般,最近在重组销售体系。我还听说他们自研的芯片明年才量产,现在可能没太多精力跟别人拼价格。反观蔚来,虽然还在亏损,但亏损收窄了,李斌不是说四季度要冲月销 5 万吗?可能他们觉得,先把量做上去,以后再慢慢赚钱。
真的,有时候觉得这些车企也挺难的。你说不降吧,市场份额被抢;降多了吧,利润又没了。上次去看车,销售跟我说,现在买新能源车特别划算,好多配置都是以前高端车型才有的,现在十几万的车就有。但我心里犯嘀咕,这么降价,车企会不会偷工减料啊?后来那个朋友说,不会,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谁要是出质量问题,马上就被市场淘汰了。
对了,还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小鹏不是要搞 Robotaxi 吗?何小鹏说明年要量产支持 L4 的车型,还说智能驾驶能力会比别人强几十倍。我在想,会不会以后价格战不打了,改打技术战了?毕竟现在大家对新能源车的续航、充电这些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接下来可能就看谁的智能配置更厉害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最关心的还是价格战啥时候停。那个车企朋友说,可能要等到明年,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成本降下来了,车企有新的卖点了,才会慢慢停止降价。也有可能,等一些实力弱的车企被淘汰了,市场格局稳定了,价格战自然就停了。
你们觉得呢?是觉得价格战还得打一阵子,还是很快就会停了?要是打算买新能源车,是现在下手,还是再等等?评论区跟我聊聊呗,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