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刚刚斩获澳洲汽车销量的耀眼战绩,就收到了面临罚款的噩耗。
有澳媒称,比亚迪、极氪、小鹏、Smart 和零跑五家中国新能源品牌因涉嫌垄断售后维修业务,可能面临最高 1000 万澳元(约合 4700 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按照澳大利亚《机动车服务与维修信息制度》规定,汽车制造商必须向独立维修厂公开诊断软件、技术参数等核心维修数据。澳方认为,上述五家车企自进入澳洲市场以来,未能及时、完整地向独立维修商提供最新的诊断、软件与技术信息,妨碍了车辆的正常保养与维修。
澳方认为,封闭的维修体系可能导致售后成本上涨 30%。若最终判罚成立,这将成为首例针对新能源车企维修技术垄断的处罚案例。
澳大利亚正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比亚迪、极氪、小鹏等在内的 23 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该市场。
来自澳洲联邦汽车工业商会周三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长城汽车、名爵和奇瑞,在今年 8 月的澳洲汽车销量排行榜中进入前十,销量超越多家欧洲、韩国及日本主要竞争对手。
仅 8 月一个月,中国制造的汽车在澳洲就售出 20,070 辆,同比大增 67.6%。
在 8 月的月度销量排名中,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位列第六,畅销车型包括 Shark 6 插电混动皮卡(1261 辆)以及 Sealion 7(1,413 辆),今年以来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高达 145.9%。紧随其后的是长城汽车,其主力车型包括 Haval Jolion(1,562 辆)和硬派越野 Tank 300(461 辆)。尽管名爵今年以来的整体销量略有下滑,但凭借 ZS SUV 销量同比飙升 70.1%,该品牌依然稳居前十。 时隔十年,奇瑞汽车重返澳洲市场,并凭借价格亲民的 SUV 车型如瑞虎 4 Pro(1,780 辆)和瑞虎 7 Pro 迅速站稳脚跟。
具有竞争力的性价比、稳定的供应链、大尺寸屏幕、驾驶辅助技术都是中国车企在澳洲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但截至 8 月,日本丰田依然稳坐澳洲 " 第一车企 " 的宝座。
来源:布谷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