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我当初练科二倒车入库的时候,那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每次一进库,要么左边压线,要么右边擦边,教练在旁边都快把嗓子喊哑了,我自己也急得满头大汗。后来教练实在看不下去,专门花了一下午时间,就盯着我看后视镜对齐库角这个事儿,总算把我从坑里捞出来了。
我记得刚开始练的时候,总觉得看后视镜是个玄学。教练说 “看车身和库角距离”,我盯着镜子里那模糊的线条,根本分不清到底多远算合适。有时候觉得距离挺宽的,结果倒着倒着就压线了;有时候小心翼翼怕压线,又把车停得歪歪扭扭,连库门都没进正。你说这事儿怪不怪?后来教练跟我说,不是我眼神有问题,是我没找对看镜子的关键点。
其实吧,看后视镜对齐库角,最忌讳的就是盯着一个点不动。教练教我的时候,让我先把车停在起始位置,调整好座椅和后视镜 —— 这点特别重要,我之前就总懒得调后视镜,每次换辆车练,看的角度都不一样,能不压线才怪。调整后视镜的时候,要保证能看到后车轮,还有车身侧面的线条,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就像咱们平时看后方来车那样,舒服又清楚就行。
等开始倒车的时候,车速一定要慢,慢到你能有时间反应。我之前总喜欢踩油门,觉得快一点能节省时间,结果每次到库角附近,手忙脚乱的根本来不及调整。教练说,科二考的就是耐心,哪怕你倒得再慢,只要不压线、不超时,就比慌慌张张压线强。
重点来了,当你从后视镜里看到车身和库角出现一个 “小三角” 的时候,就得开始注意了。这个 “小三角” 的大小特别关键,我一开始总搞不清多大合适,教练就拿个矿泉水瓶放在库角旁边,让我看着镜子里车身和瓶子的距离,说大概保持一个拳头的宽度就刚好。你还别说,这么一对比,我一下子就有感觉了。要是镜子里看到 “小三角” 越来越小,那就说明车身离库角太近了,得赶紧回点方向盘;要是 “小三角” 越来越大,那就是离库角太远,容易导致另一边压线,得稍微往库角方向打点点方向。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按照教练说的方法练,眼看就要完美进库了,结果手一抖,方向盘多打了半圈,一下子就把右边的线给压了。当时我都快崩溃了,坐在车里不想动。教练过来没骂我,就说 “你再看看后视镜,刚才打方向的时候,镜子里的库角是不是变模糊了?”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当时光顾着看车身,没注意库角的位置。后来教练跟我说,看后视镜的时候,不能只盯着车身,库角的位置也得一直盯着,就像咱们走路盯着路一样,不能跑偏。
还有个小细节,很多人看后视镜的时候,喜欢把头伸得老长,其实根本没必要。教练说,只要坐在正常驾驶的位置,眼睛平视后视镜就行,头动来动去反而会影响判断。我之前就总爱伸头看,结果每次判断的距离都不一样,后来改掉这个习惯,压线的次数明显少了。
现在想想,当初练倒车入库的时候,总觉得特别难,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开车。但掌握了看后视镜对齐库角的技巧后,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关键就是多练,每次压线之后,别光顾着懊恼,多想想是后视镜没调好,还是库角距离判断错了,慢慢就能找到感觉。
你们练科二的时候,倒车入库是不是也总压线?有没有遇到过跟我一样的问题?或者你们还有什么看后视镜的小技巧,都可以在评论区说说,咱们一起交流交流,争取都能顺利通过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