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威马新股东发声9月复产;荣耀前CMO空降长安深蓝任CEO;众泰汽车下属公司资产被强制执行;多家新势力8月销量创新高;特斯拉Model 3刚上市新车降价1万元。
多家新势力8月销量创新高
9月1日,多家新势力车企公布了8月销量成绩,刚刚过去的8月,多家新势力实现了突破历史新高。
零跑汽车8月交付高达57066台,同比大增88.3%,环比增长13.8%,连续六个月领跑新势力品牌,再次创下品牌历史销量新高。零跑的领跑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不得不说,产品战略做对了,市场的正向反馈就是直接。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同比增长168.7%,环比增长2.7%,单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小鹏汽车如今主打的高性价比,让其趟出了一条销售提升的新路子。
小鹏汽车曾经的“难兄难弟”蔚来汽车拿到了同样的剧本,蔚来汽车8月交付新车31305辆,同比增长 55.2%,环比增长48.95%,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蔚来得益于高性价比新车乐道L90的开启交付,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575辆,是蔚来公司历史上最快实现销量破万辆的车型。
前荣耀CMO空降深蓝汽车出任CMO
9月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称,荣耀前中国区CMO姜海荣已加入长安汽车,出任长安汽车旗下深蓝汽车CEO职务。报道称,姜海荣任深蓝汽车CEO后,原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升任深蓝汽车董事长。
截至发稿,深蓝汽车官方以及姜海荣本人尚未对上述消息做出回应。不过从行业惯性来看,类似高层人士变动没有直接否认说明还是有迹可循。
姜海荣于2005年加入华为,历任荣耀品牌产品营销部、海外营销部等关键部门负责人。2020年,姜海荣出任独立后的荣耀品牌中国区CMO,负责荣耀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曾打造了多个出圈的营销案例。
作为诞生于传统车企的新势力品牌,如今感受到了宣传的压力。邓承浩曾多次表示,深蓝汽车“有好产品讲不出故事”。在这种背景下,双方也有了“一拍即合”的理由。
威马汽车新股东表示9月复产
9月6日,威马汽车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表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威马汽车的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已接管威马旗下四家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量产。
白皮书透露了新威马汽车复产及未来发展规划。复兴阶段(2025-2026),新威马计划今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辆,争取实现产销2万辆,并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计划量产10万辆。发展阶段(2027 - 2028),目标年销量从25万辆跃升至40万辆,同时量产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通过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启动 IPO 筹备。跨越阶段(2029 - 2030),计划在2030 年挑战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的目标。
关于威马将复活的故事,我们也曾保持持续关注,深圳翔飞并非一家知名巨头,显然无法支撑起威马庞大的“复兴计划”。毕竟,威马负债超过200亿元的现状,不是发一个宏大计划白皮书就可以遮盖的。从此前的各种信息可以看到,深圳翔飞与宝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宝能暂时都有点“泥菩萨”的味道,复活威马能否成功?我们继续等待。
众泰汽车下属公司资产被强制执行
众泰汽车于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名下汽车整车T300车型总装生产线及相关设备被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在阿里拍卖司法拍卖。一拍、二拍均已流拍。
众泰汽车表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法院已开始强制执行拆除重庆分公司汽车整车 T300 车型总装生产线及设备,公司今年已不具备复工复产首款车型T300 的条件,今年已无法复工复产,公司面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此前,在今年6月,众泰汽车就曾发布公告称,受公司缺乏运营资金影响,截至目前公司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今年以来无整车生产。
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众泰指出,主要原因是公司整车业务仍处于恢复阶段,再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报告期内汽车整车产销量不大,销售收入总额较低。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汽车生产线并不是“紧俏”的资产,想要通过卖掉生产线来回血,基本没有可能。就算回血了,对于当下的众泰汽车来说,技术、渠道都早已落后,比威马复活的机会都难。
特斯拉Model 3刚上市新车降价1万元
9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更新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售价,该车型价格下调1万元,从26.95万元调整至25.95万元人民币。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价格调整距离该版本车型正式上市尚不足一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行价格下调,引发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2025年8月批发销量为83192辆,环比增长22.6%,但同比下降4%。不过其中的大部分销量贡献都来自明星产品Model Y。
特斯拉每次降价其实都比较“实诚”,当销量下滑或者财务数据有压力的时候,就会直接调整售价。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竞争给国际品牌带来的压力,Model 3所在的价格区间,市场已有多款中国品牌新车,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自然也让特斯拉感受到了压力。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