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青报记者从经开区获悉,继落地工业科技旅游、文旅创新零售、中小学研学实践、健康生活体验四大应用场景之后,自动驾驶小巴又拓展通勤接驳服务、重大活动保障服务、党校移动亦课堂、定制出行服务四大应用创新场景。这是今年2月以来,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尚亦城集团元宇宙公司负责运营的8辆L4高级别自动驾驶小巴市场化运营探索的又一次升级。
清晨,去往北京亦庄综合服务保障中心、生物医药园等地的上班族们已经习惯登上宽敞明亮的自动驾驶小巴,驶向工作岗位。目前,示范区的自动驾驶通勤接驳服务线路已开通2条,高效运行400余班次,累计行驶里程超5000公里,未来计划开通至6条线路。
无论是穿梭于小米汽车工厂、机器人大世界等地之间的自动驾驶工业科技之旅,还是南海子公园的自动驾驶移动零售车、结合区内科技馆主题活动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以及正在开展的定制公交服务探索……经开区丰富的场景化应用,让自动驾驶技术真正融入市民生活,自动驾驶小巴已成为接驳服务“科技名片”,据统计,已累计接待包括商务部外宾在内的体验者超1000人。
北青报记者获悉,尚亦城集团元宇宙公司还与经开区党校联合打造了党校移动亦课堂,已规划2条专线和2门课程。在单程约40分钟的乘车体验中,可实现前沿科技与党性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首创“智慧党建”新场景。
在北京经开区,市民可通过“智行小巴”小程序查询站点、路线,以及预约已开通行程。“通过实施‘4高配+4标配’的车辆配置策略,从运营数据来看,自动驾驶小巴在工业科技旅游、重大活动等场景已初步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小巴动态响应交通(DRT)服务、党校移动亦课堂等应用场景中具有较大的市场化运营潜力。”尚亦城集团元宇宙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尚亦城集团元宇宙公司将在示范区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系统搭建工作,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智慧出行贡献“亦庄方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汪浩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