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8月,碳酸锂现货报价又动了 —— 先涨后跌,让人想起前几年那波 “一天涨一万” 的疯狂。
江西新余的钟叔对此感触很深,2021 年他在赣锋锂业当领班,光年终奖就拿了 2 万,差不多是当地私营单位人均年收入的一半。
锂价又波动了,新能源车会变贵吗?
其实锂价的起伏,早有规律。
2015年就有过苗头:当时国家给新能源汽车高额补贴,需求一下子上来了,偏偏智利盐湖提锂巨头又因极端天气停产,锂资源不够用,赣锋锂业这类企业趁机扩产,钟叔就是那时候进的厂。
真正的疯狂在 2021-2022 年。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涨了157%,对碳酸锂的需求猛增;可之前 2019-2020年,因为消费电子不行,锂价从8万跌到4万,很多企业不敢扩产,加上疫情耽误了矿场建设,供给根本跟不上。
就这么一年,碳酸锂从5万涨到60万,翻了12倍!当时行业里到处找锂,次品都抢着要,中间商也赚翻了,有人一吨能赚10万。
但好景不长。2022 年底新能源补贴退坡,2023 年开始去库存,加上全球锂矿产能陆续释放,锂价一路跌到现在的 8 万左右。
那些高价买矿的人亏惨了,比如有人在海外买了小矿,还没投产锂价就跌了,最后只能停工。
至于今年 8 月的波动,其实是短期因素:宁德时代宜春的矿因为许可证到期停了,青海还有家盐湖提锂企业也停产了,大家担心供给不够,才让价格动了动。
虽然价格波动了,但不少分析师都觉得,基本面没大变化,整体还是供大于求。
乐观的人觉得,现在高成本的锂矿(比如澳洲的锂辉石矿)已经陆续停产,行业出清快结束了,未来锂价可能会小幅回升到8万 - 8.5万。
但悲观的人更实在:全球锂资源还过剩14万吨,宁德的矿随时可能复产,短期紧张而已。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锂行业和 2021 年不一样了。供给端,南美盐湖、非洲矿山、国内四川西藏的项目都在产,来源多了,单个矿停产影响不大;
需求端,新能源车销量虽还在涨,但增速从 157% 降到了 20% 左右,储能虽然是新需求,但占比还不到 20%,撑不起之前的暴涨。
而且现在技术也进步了,盐湖提锂成本更低,就算有新需求,产能跟上也快,不会再出现 “供需错配到离谱” 的情况。
大家最关心的 —— 锂价涨了,电车会变贵吗?答案大概率是 “不会”。
首先,车企早有准备。现在电池技术越来越先进,比如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成本降了 10%;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成本也压下去不少。
加上车企规模越做越大,能消化掉锂价的小幅波动。其次,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在打价格战,宁愿加配置(比如把续航提到 600 公里),也不敢随便涨价。
还有政策和回收体系帮忙。国家会打击哄抬锂价的行为,而且现在锂电池回收越来越成熟,2025 年能回收出 6 万吨碳酸锂,相当于全球产量的 4%,也能稳定供给。
至于产业链上的人,日子过得不一样:上游低成本的盐湖提锂企业还能赚钱,高成本的矿场只能停产;中游的锂盐加工厂最难受,没稳定矿源,成本高、卖价低;
下游的电池厂和车企倒在积极布局,比如研发固态电池、搞电池回收,为未来做准备。像钟叔这样的工人,虽然行业在下行,但也盼着通过考核涨工资,觉得未来还有机会。
说到底,锂价的波动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之前的 “野蛮生长” 到现在的 “理性调整”,虽然有起伏,但能源转型的方向没变。
对普通人来说,不用怕电车变贵,反而能等到更划算、更好用的车;对行业来说,只有稳扎稳打搞技术、做实业,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