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级智能驾驶在政策牵引和资本加持下呈现跨越式演进,技术路线锁定“车-云”与“车-路-云”协同。低速封闭和半开放场景占据落地主流并逐步向中高速开放场景延展。专利增量持续聚焦感知-决策-控制环节,场景化落地已成为决定商业化成败的核心变量。
港口、园区、仓储、矿山、航空港、环卫、城区配送等中低速场景已率先进入商业模式验证与批量复制阶段;Robotaxi、Robobus及干线物流等中高速场 景正由示范验证向小规模运营过渡,单车经济性、多元合作模式与规模降本路径逐步清晰,为后续规模化落地奠定了 技术与商业基础。多方合作共赢成为普遍合作模式,产品销售和代运营是L4级别智能驾驶主要的商业模式。
L4级智能驾驶正向安全冗余极致化、端到端拟人化、车路云协同智能化持续迭代,法规、保障与公众信任需多方共治。商业化将沿“中低速封闭/半开放一中高速半开放/开放一跨场景网络”梯度解锁,在中低速封闭和半开放场景当前正在形成第一波规模化发展浪潮,预期2027-2031由Robotaxi、Robobus与干线物流等中高速半开放、开放场景接力实现第二波规模化发展浪潮,2032年后跨场景联动运营网络有望成型引领行业进入第三波规模化发展浪潮,至2035年中国L4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万亿元,渗透率逾13%。
来源:亿欧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