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为漂移是一个卓越的性能,你在公路、在城市开,也不能轻易去漂移,漂移就是带来交通事故。你们以为那个玩漂移是因为多么牛逼,我说那是一个最愚蠢的行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9月16日晚,在享界S9发布会上,余承东情绪激动地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将马路当赛道的危险行为。
这番话立即引发全场掌声,但也投射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当车企竞相宣传性能极限时,是否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性能参数已成为核心卖点。各大厂商纷纷标榜自己的加速能力:
“零百加速3秒级”、“超跑级性能”……这些宣传语充斥市场。一时间,马力大小、提速快慢成为衡量电动车技术的首要标准。
在这场性能至上的狂欢中,安全这一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要素,反而在营销话术中被边缘化。一些车企高管甚至亲自下场,演示马路漂移等高难度动作,无形中为危险驾驶做了背书。
余承东选择在享界S9这个高端豪华轿车发布会上抨击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这实际上是对行业畸形竞争态势的一种纠偏尝试。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阐释了华为不同的技术理念:“电机性能强,是为了更智能地分配扭矩,让行车更流畅、更稳定,不是为了让你在大马路上随便漂移。”
这一表述背后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强大的性能应当用于提升安全边际,而非仅仅追求速度极限。
技术应当服务于人的安全与需求,而非让人去适应技术的极限——这一理念贯穿于华为汽车业务的方方面面。
余承东的发言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认同,却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同反应。那些一直将“速度即信仰”作为营销重点的车企,此刻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这种沉默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汽车营销是应该迎合消费者对“炫酷”技术的向往,还是应该引导理性安全的消费观念?
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看,答案显而易见。但当面临市场竞争压力时,许多企业却选择了前者。
纵观汽车发展史,每一次技术飞跃都应以安全提升为前提。ABS、ESP、安全气囊等技术的普及,无一不是以提高安全性为初衷。
智能电动车时代,这一基本原则不应被遗忘。相反,随着车辆性能的不断提升,安全技术更应该同步发展甚至超前部署。
性与安全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强大的动力系统如果配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完全可以成为提升安全的工具。
余承东此次的“安全宣言”,不仅是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批评,更是为整个行业划出了一条责任红线:技术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保障人的安全,而非满足危险炫技的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