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4甲醇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23页
2024甲醇汽车产业链研究报告核心总结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甲醇生产与使用国,2022年甲醇产能达10041万吨/年、产量8022.5万吨,其中煤制甲醇占比84.7%,依托富煤资源禀赋形成了成熟的煤化工产业基础。甲醇燃料兼具清洁性与储运优势,相比汽油、柴油可减少80%以上PM2.5、95%以上SO₂及50%以上CO₂排放,且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能依托现有加油站改造(单站改造成本约20万元)实现快速布局,同时可降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若应用规模达3.5亿吨以上,有望将原油对外依存度降至30%以下。
当前甲醇制备技术中,“液态阳光”制甲醇(CO₂加绿氢)技术日趋成熟,1吨甲醇可消纳1.375吨CO₂,但目前因绿氢成本较高,该路线成本为煤制甲醇的1.6倍;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价下降及CO₂捕集成本降低,当绿氢成本降至0.6元/Nm³、CO₂捕集成本低于300元/t时,其经济性将逐步显现。
我国甲醇汽车技术储备全球领先,拥有甲醇发动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重整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吉利汽车是核心引领企业,已掌握200余项核心专利,投放市场2.8万辆甲醇汽车,总运行里程超100亿公里。推广方面,历经多年试点,已在山西、贵州、陕西等地形成规模,如贵阳运营超1.84万辆甲醇汽车及80余座加注站,晋中启动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构建千亿级产业生态。不过,行业仍面临低温启动、油箱空间占用、运营成本较纯电动车无优势、加注站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且市场整体处于起步阶段,车企参与度较低。
从细分市场看,甲醇商用车尤其是重卡前景明朗。我国商用车占汽车保有量12%却贡献58%碳排放,甲醇重卡与柴油重卡购车价相当,燃料成本可节省18%-32%,目前已在多省份投入运营,预计未来随着主机厂加入及基础设施完善,渗透率有望提升,2026年全国甲醇重卡市场空间或达10万辆。除吉利外,陕重汽、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东风汽车等企业也在甲醇汽车及发动机领域布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甲醇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技术与布局清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上一篇:比亚迪股份公司到访徐矿集团
下一篇:B站汽车行业长线生态共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