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过电动车的都知道,在使用电动车时需要经常给车辆充电,仔细的车主已经发现,充电器上明确标注“限室内使用”,但是电动车却禁止上楼,如果违规的话,将会受到罚款的处罚,那么我们车主该怎么办呢?
平时生活比较仔细的网友,发现在充电器的标签上,明确强调“限室内使用”,不管是雅迪、爱玛还是台铃,都有相应的提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防水性能不足
充电器在充电时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有散热孔,这就导致充电器的防水性能下降,所以在户外使用的时候,如果遇到雨水或者潮湿的空气,可能会导致内部短路,甚至引发用电安全。
塑料外壳容易老化
绝大多数充电器采用的是abs塑料外壳,这种外壳成本比较低,但是却比较容易老化,如果长期暴露在户外的阳光下,可能会使外壳褪色、脆化,甚至出现开裂的情况,严重的缩短使用寿命。
室内最接近电池的工作温度
不管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电池,在过冷或者过热的环境里使用,都会出现容量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在冬季过冷的环境,电池充电效率下降,充入的电量也会减少。
如果在室内充电,接近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可以让电池充入更多的电量,能够有效的延长电动车的续航,所以要求在室内充电。
尽管充电器明确标注限室内使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各地发布的电动车消防安全条例,要求电动车禁止上楼充电,主要是为了防范火灾。
最近几年电动车起火事故不断频发,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重大隐患,特别是使用锂电池的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热失控,内部短路导致温度急剧上升,引起电动车火灾事故。
万一电动车在楼梯间或者楼上起火,密闭的空间里火势迅速蔓延,同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高层建筑增加了救援的难度,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各地消防部门严禁电动车上楼充电,同时也禁止飞线充电,不允许电动车或电池进入电梯轿厢,需要规范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安全。
一方面禁止电动车上楼充电,另一方面充电器需要在室内使用?两者是否有矛盾,有两种方案可以轻松解决。
利用小区充电棚
目前各大小区已经建立了电动车充电棚,这是目前最普及的替代方式,专为电动车优化,顶部有盆底能够遮阳挡雨,而且内部通风良好,同时为电动车铺设专用的充电线路,确保了充电安全。
在充电棚内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而且也可以减少阳光的直射,防止充电器老化,同时半封闭的充电棚,内部温度比较稳定,可以给电动车充入更多的电量。
采用换电模式
另外还有一种非常便民的模式,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换电模式已经越来越普及,用户不需要自己充电,甚至不需要自己购买电池,加入换电模式以后,直接到换电柜更换电池即可。
通过换电模式,省去了自己充电需要等待的时间,而且换电柜往往在室外专用区域,有专人维护换电柜的安全,既能避免电动车充电导致的火灾,又能够给车主带来便利,特别适合没有时间充电,或者经常跑长途的车主,比如外卖骑手。
虽然说充电器明确标注仅限室内使用,但是为了保护广大车主的安全,电动车禁止上楼充电,这时车主可以考虑在小区的充电棚充电,或者直接使用换电模式,既保障了电动车使用的安全,又不会违规。
那么,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