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们注意啦!自今年 3 月 1 日起,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制性年检标准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实施。这次年检新规有不少新变化,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新增了电池充电安全检测,要是电压出现异常,车辆将直接判定为不合格。这一改变,对咱们广大新能源车主来说,影响可不小。
以往,新能源汽车年检沿用传统燃油车标准,主要检查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等部分,对于新能源车至关重要的 “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缺乏针对性检测。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截至 2024 年 6 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 2472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7.18%,相关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规应运而生,为新能源汽车 “量身定制” 了全面的 “体检方案”。
在众多新增检测项目中,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被列为必检项目。这一检测主要关注充电时电池的多个关键指标,其中温度和电压极差尤其重要。比如,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新规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65℃;而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充电最高温度则不得超过 60℃。这是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 “热失控” 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充电时就容易引发 “过充”,进而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而规定的这些温度限值,处于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远低于电池系统 “热失控” 的临界温度,能有效降低自燃风险。
电压极差也是关键检测点。它反映了电池组内各个电芯之间的电压差异。要是电压极差过大,说明电池内部电芯一致性出现问题,部分电芯可能已经老化或损坏。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不仅会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和续航里程,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在年检时,一旦检测出电压异常,车辆就无法通过年检。这就提醒广大车主,日常使用中要多留意车辆充电情况,若发现充电速度明显变慢、充电时电池过热等异常,应及时到专业机构检查。
除了电池充电安全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同样成为必检项目。这一检测主要排查充电插座绝缘电阻、车身电位均衡等漏电风险。大家想想,新能源车依靠电力驱动,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要是充电插座绝缘电阻不符合标准,或者车身存在漏电情况,在充电或行驶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通过这项检测,能确保车辆当前电气系统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因电压波动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隐患。
对营运新能源汽车(如网约车、货车等)而言,检测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充电时的检测,放电时电池温度和电压稳定性也在检测范围内。这是因为营运车辆使用强度高、频次多,电池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更需要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从行业角度来看,新规的实施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提前发现和排除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还能为二手车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检测数据能让消费者更清楚车辆真实状况,促进二手车市场健康发展;同时,车企也能根据这些检验数据,优化三电系统设计,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这次新能源车年检新规,通过新增电池充电安全检测等项目,进一步保障了车辆的行驶安全。各位新能源车主,为了能顺利通过年检,日常一定要注重车辆保养,定期检查电池和电气系统。要是你的车快年检了,不妨提前去 4S 店或专业维修机构,按照新规要求做个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你对新能源车年检新规有什么看法?在日常用车中,有没有遇到过与电池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