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产城速递》第823期
(1)最高3000万元!全国首只体产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推出
日前,深圳科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启动发布会上消息显示,全国首只体产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推出。2024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突破2000亿元,并以年均20%的增速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版图里的重要部分。
据报道,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了《深圳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担集团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指导下,推出两款专项支持十五运会的创新金融产品——“体产跨越贷”和“体产知识产权ABS”。
“体产跨越贷”结合金融科技手段,强化“征信+担保”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的方式,支持体育产业领域中当前无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体产知识产权ABS”充分发挥深担集团多牌照、全链条的综合性创新金融服务优势,助力科技型体育企业“知产”变“资产”,企业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融资额度支持。
(2)前8月深圳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60.7亿元
日前,2026年深圳市重大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申报项目须符合深圳市产业发展导向,对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优先支持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今明两年能够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
同时发布的《深圳市2026年重大项目计划申报指南》显示,本次申报项目按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两类进行申报,竣工项目不在申报范围。其中,重大建设项目包括重大续建项目和重大新开工项目。
申报项目根据行业分类,原则上应达到一定的投资规模:现代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民生改善类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其中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信息显示,2025年深圳市共安排重大项目798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其中,建设(新建、续建)项目679个,年度计划投资3076.4亿元。1-8月全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60.7亿元,投资进度80.0%。
(3)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与北京中关村学院、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北京中关村学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四方将依托各自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转化医学与产业孵化方面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领域的跨界创新。
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与北京中关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刘铁岩共同签署了四方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当天,四方还共同举办了“AI×Biology”学科交叉研讨会。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领域的12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暗物质、蛋白质设计、神经网络量子化学、基因组语言模型等前沿方向的最新成果与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AI与生命科学深度融合的最新进展。
(4)全国第一,2024年底广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5000家
近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截至2024年,广东拥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883家,位居全国第一。在规模优势上,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凸显,2024年,广东新增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883家,其中生产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066家,占全国生产许可证总数量的15.6%,居全国第一。
据千讯咨询统计数据,2015年,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中,国外企业占90%以上;2023年,国外企业占有率下降至65%。2018年,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为16356家;2023年6月底,国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4635家,增加111.8%。其中,广东省拥有8200家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企业,在国内位居首位。
来源:21经济网、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
撰文:邱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