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
集团的整车产销奋斗目标为500万辆,
其中,中国品牌占比将超过80%,
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0%以上,
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30%以上。”
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当天下午,以“大国工匠与智能制造”为主题的主论坛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主论坛会场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贾立山透露了这一宏大目标。
▲贾立山 记者 齐岚森 摄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贾立山认为,长安汽车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三个坚持”——坚持文化塑人、坚持干部牵引、坚持品质创新,就是面对未来挑战与机遇的最佳“武器”。
在文化塑人方面,长安坚持培养有长安思想的工匠人才。贾立山表示。如今,员工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文化成为凝聚多元团队的重要纽带,而集团又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了企业文化。一方面,拓展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传帮带”平台。另一方面,技能大师主动“揭榜挂帅”,通过师带徒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近三年,在工匠论坛带动下,长安牵头或参与制定了111项国家级行业标准。
▲全新深蓝S07。(企业供图)
在干部牵引方面,着力推动传统工匠队伍转型。“为适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长安开设各类转型培训班,加快培育具备AI、电池、芯片等新技术的复合型工匠。”贾立山表示,集团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并屡获佳绩。同时,长安内部连续23年举办技术技能运动会,竞赛项目已从传统钳工拓展至AI、大模型等前沿领域。今年8月,还在泰国举行了首届全球服务技能大赛,推动全球服务技能水平提升。
在品质创新方面,重点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成长高地。 如创新构建了“10层12级”技能人才发展体系,并提供从基层到高层的清晰晋升路径;建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多层次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并定期选派人才赴海外交流;实施多元激励,高技能人才在民主决策、股权激励等方面与中高管享受同等待遇。
“截至目前,中国长安汽车已有技能人才5.6万人,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0人,全国技术能手35人。”贾立山表示,长安汽车将进一步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更广阔的工匠人才成长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创新培育“艺术工匠”“数字工匠”“智能工匠”等新型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