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倒下的电车企业已有数家,他们属于被遗忘的群体,然而这批车主接近百万,他们面临着难找配件、维修价格太贵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他们互相建立了互助群,不断发声希望获得援助,影响正在扩大,而这反过来又影响了整个汽车行业。
电车企业普遍喜欢说电车的维修保养频次很低,因此日常维护成本很低,然而这些烂尾车的车主表示并非如此,由于电车的功能太多,电子器件也多,日常出现故障几率远比燃油车高得多。
电车的电机动力强劲,电车车重又比燃油车重不少,这就导致电车的刹车、轮胎等易耗件磨损远比燃油车快得多,恰恰也因为电车的动力强劲,因此电车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免因为出现磨损而发生事故。
对于电车的检查,一般来说电车企业指定的4S店大多都会提供免费服务,据悉这是汽车企业为了保持与车主联系,以及培育汽车品牌口碑而免费提供。
但是对于那几家已陷入困境的电车企业来说,这些车主就无法获得免费服务了,他们不得不找第三方维修店进行检测,检测费用动辄就是数百元,乃至近千元。
一旦发现问题,那维修费就贵了,某车主因为车子无法充电,第三方维修厂仅是拆开电池查看问题就要收1000元,而如果需要维修的话,那费用更是动辄数千元。
对这部分车主来说,更头疼的是难以找到配件,随着车企陷入困境,已无法买到官方配件,而相关的汽车配件企业不愿生产副厂件,毕竟这些车的存量很少,生产量太少难以赚钱,这是车主们成立互助群的原因,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从一些被放弃使用的存量车中获得配件。
烂尾车导致的这些影响,让消费者深刻认识到了汽车售后服务太重要,即使是电车这种保养频次不高的车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也是需要的,这就促使消费者选购电车的时候偏向于选择销量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
这恰恰是对新造车不利的,因为新造车如今的销量仍然与传统汽车企业差距很大,近几周的销量数据显示新造车企业中仅有2-3家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前十名,销量规模过小导致他们之中的大多数车企仍然处于亏损当中,这让人担忧他们能否长久生存下去。
新造车企业当中的部分企业被指偏重销售,买车前给笑脸,买车后找售后就难看了,今年初就有媒体报道指某新造车企业的车主为了进行维修保养,来回跑了700公里,不仅花费了很多钱,还浪费了很多时间。
汽车的配件大多是定制化配件,这是汽车企业自身汽车设计所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的利益,因此4S店往往需要在汽车企业购买一整套维修工具,以及汽车检测软件,这就更说明选购汽车必须选销量规模大的车企以及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的车企。
随着百万烂尾车车主的不断发声,消费者必将进一步远离那些销量规模小、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的新造车,加速他们的淘汰进程。
第36周新造车的汽车销量一度暴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次警醒,说明消费者已开始审慎选择销量规模小的这些车企,对于他们来说明年还将面临着电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取消的问题,以及当下充电费不断上涨的问题,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市场环境对他们将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