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军在“雷军请回答”系列节目第二期里,回应了外界对小米多元化业务的很多疑问。有网友问他,怎么在造手机、造车和研发芯片这些事里忙得过来,会不会应接不暇。雷军很幽默地说,这些事不是他一个人干的,是靠小米内部好多优秀业务团队分工合作完成的。
他还说,小米在手机、汽车和芯片这些领域的探索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有关联性和协同效应。这些业务相互促进,在技术和经验上推动了公司整体进步。
谈到小米为啥能在很多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雷军说复盘很关键。虽然复盘这词听着普通,但通过不断经验教训,小米找到了前进方向。他还提到,刚开始造车和研发芯片时,公司资金压力特别大。那时候,小米投了1000亿元,几乎把账上流动资金都花光了。就是靠着全力以赴的决心,还有全公司上下一起努力,小米才熬过了最难的时候。雷军还打比方说,造车和造芯片就像供两个孩子读大学,得靠公司全员支持。
雷军也分享了对标行业标杆的想法。他直说,进入每个新领域,小米都不回避和全球强者竞争的压力。他提到苹果、保时捷和特斯拉,觉得这些企业代表了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对标这些行业巨头,既是激励自己,也是为了跳出行业舒适区,寻求更大突破。雷军强调,只有敢面对世界顶尖企业,学习它们的长处,才有可能追赶甚至超越它们。
对于未来,小米在多领域布局上还是很有信心。这次雷军一系列发声,不仅体现了他对业务的深刻理解,也让外界看到了小米高风险高回报策略背后的逻辑和勇气。至于这个策略能不能在小米未来发展中得到验证,确实值得一直关注。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