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临近,催生舌尖消费热。在多个线上平台,“赏秋秘籍”、“十一出行”、“美食打卡”等假期旅行计划被提上议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词。
出发前,很多人的第一步就是拿起手机——找到那个美食坐标。
怎么找到他们?
老体育场路上的红帽叔叔包子,一到深夜人满为患,萧山的湘香蒸菜馆,食客驱车跨越半个城赶来,中山北路的冰淇淋小店,新客人越来越多。
“怎么突然人多了?”有食客不解,连老板都一头雾水。
有人告诉老板,“你的店在网上火了。别看你这店不起眼,也不搞营销,已经被食客们用脚投票上榜了。”
“我的快乐老家居然被发掘了”
“上榜了!”
最近,杭城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找到了与更多人连结的方式。
这几天,位于杭州萧山区的一家蒸菜馆突然大火,吃饭要靠“抢”,晚点到菜就没了。起因是在高德“扫街榜”中,小店登榜了多个有些“分量”的第一:轮胎磨损榜第一、多次前往(回头客)榜第一、本地人爱去榜第一……
这泼天的流量,让小小的蒸菜馆应接不暇。每天一开门,客人掐点赶到,稍微晚一步,位置要等半天,几个停车场都爆满。
△湘香蒸菜馆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摄
这里多数菜是明档现蒸,新鲜又实惠。有人看到高德的榜单,慕名来打卡,见到人挤人的阵仗,甘心排着队的食客反倒很开心:这么多人来,说明菜的味道肯定好,错不了!
几位吃了五六年的老客都觉得,“湘香蒸菜馆”上榜实至名归:“店里的蒸菜都是杭绍一带老底子的菜,我们是冲着好吃才来的。”看着排长队的吃货们,老食客的心情就有些不一般了,“我的快乐老家居然被发掘了!”
不过,一群老食客还是说了心里话,“这些小店,值得被看见。”
面对媒体的采访和报道,湘香蒸菜馆的负责人陆先生坦言,“这次上榜挺意外的。”
△潮新闻记者 谢春晖/摄
蒸菜馆是他和朋友合伙开的,开了26年,店址没换过,不过面积一直在扩大。今年,在这家店附近3公里的位置又开出了一家新店,生意也很好。
陆先生说,消息是店里的老客和亲友告诉他,他自己看得坦然,流量带来的人气,让最近的营业额提升10%至20%。
街头小店靠的不是门面,不是吆喝,而是实打实的好味道。靠人们“走”出来的口碑,才有最真实的烟火气。
“有人专程开车12公里赶来”
在杭州中山北路的繁华街区,有一家“行在”意式冰淇淋店,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店,客人一多就没地落脚。即便如此,每到晚上8点多,小店总是迎来一波消费高峰。
“吸引回头客”“有人专程开车12公里赶来”,收到高德扫街榜的数据化评价,店主小倪颇有些意外。
△小倪的朋友圈
小倪是一位“95后”海归硕士,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专业毕业后,放弃了安稳工作,靠着敏锐的洞察,开店才5个月,就布局6家门店,有4家正在装修。
开业几个月,冰淇淋店崭露头角,冲上了高德扫街榜拱墅区冰淇淋刨冰榜的前几位。“这是朋友告诉我的,我都没注意到,上榜之后确实引来一些新客。”
目前,小店平均客单价36元,爆款频出。他推出的“甘蔗片仔癀”冰淇淋,就因独特的名字和健康概念,抓住了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这是福建漳州满大街都有的饮料,我把旅游灵感带进产品,反而成了杭州的新鲜货。”
△小倪的冰淇淋店 大P好好吃/摄
“我做别人不做的东西。”小倪喜欢琢磨新东西,是国内很早尝试做茶类冰淇淋的人,这里的茶并非常见的抹茶,而是乌龙茶、红茶等名优茶。
他在欧洲积累了见闻,笃定要走不一样的路子。与其他店不同,他不走传统意大利冰淇淋工艺路线,而是另辟蹊径:“我自己写代码,连冰淇淋几度结冰,含糖量、含脂肪量多少,都能算出来,走的是技术路径。”
△ 大P好好吃/摄
对一个还在“新手保护期”年轻小店来说,因为数据化的真实呈现,带来了全新的用户画像,更重要的是,给了一次普通小店“被看见的机会”。
互相信任的“下一代榜单”
有的小馆子开在街巷深处,不懂运营推广就缺乏流量;有的餐厅刷榜、氪金,赚足了流量和眼球,但到了实地体验时,却绕不开“翻车”“踩坑”“照骗”。
怎么让商家的用心经营,食客的坚定奔赴,紧紧连在一起?怎么让更多的平凡好店被看见?
最近,在一场助力线下消费活力迸发的“奔向人间烟火”圆桌会上,来自多个领域的嘉宾为此碰撞火花,畅所欲言。
△“奔向人间烟火”圆桌会现场 潮新闻记者张孙超/摄
上海财经大学助理教授范文认为,市场上,有商家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错失线上曝光机会,而平台评分中的“刷分”现象,可能导致消费者体验与评分落差,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影响了评价体系的真实性。
最近,小倪在高德扫街榜上惊喜地发现,自己门店顾客回头率很高,还得到了专业食客的认可。“点评系统的多元化是好事,能减少平台对商家的过度约束,商家也能得到更多维度的反馈,来完善自身的产品。”
“这是我们顾客一脚脚走出来的荣誉,我们也不需要有人专门去运营,真的是用脚投票来的。”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一些餐饮老板非常认可高德扫街榜“用脚投票”的逻辑。这种通过顾客亲自到店打卡推荐的模式,引发了连锁反应,带动越来越多的美食爱好者前往小店打卡。
在杭州开了27年的桐庐菜馆“张功馆”,老板张云峰表示,上了高德扫街榜后,到店来吃的顾客多了30%。大量“烟火好店”用真实的榜单,吸引更多真实顾客,从而收获真实的生意增长。而消费者“按图索店”,参考他人的可信评价,大大降低了做消费决策的成本,尽可能避雷避坑。
△杭州餐馆张功馆张贴高德扫街榜招牌
高德扫街榜上线当天用户即超4000万,超越其他点评类平台成为国内最大的美食榜。此后上线首周内,“烟火小店榜”上餐厅流量即大涨187%。两周内,全国已有2000多家餐饮店挂出了“高德扫街榜上榜餐厅”的招牌。
在餐饮行业的从业者看来,新出现的高德扫街榜纳入了用户行动指标,将真实的导航到店行为与评价反馈结合起来,正在奖赏那些在厨房里认真做菜,坚持好吃才是硬道理的小店老板们,称得上是“下一代榜单”。
“我们需要在供给端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机制。”范文指出,科技发展正推动评价体系向“去人为干扰、重客观数据”方向迭代,有望建立更公允的消费评价机制,实现消费者、商家与平台的共赢。
“技术进步需要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单一企业往往会延续过往的成功经验,缺少技术变革的意愿和动力。这就需要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引入更多企业参与技术迭代,利用更多维的数据,建立新的评分机制,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范文说,这一次,科技的革新,既顺应了市场的呼声,也是对促消费的积极响应。
在行业看来,当信用体系扎根于本地生活及线下服务消费,将真实出行和可信评价纳入评分,就能转化为商家长期可靠的信用资产。
多方合力呵护人间烟火
眼看十一将至,正值餐饮旺季,餐饮圈迎来繁忙的消费黄金周。怎么鼓励人们走进餐厅,让烟火气越燃越旺?这是餐饮企业的渴盼,也是城市管理者、学者们的期待。
面对节假日消费市场,绿茶集团大区运营总经理金玉介绍,自首家西湖景区门店起,绿茶餐厅一直坚持全国景区布局的脚步,今年在西湖景区灵隐路、南山路,绍兴柯桥古镇等景区新增了4-5家门店。
金玉也表示,绿茶餐厅景区门店以堂食为主,高度依赖线下客流,同样也很依赖平台上口口相传的评价,“我们希望借助更真实的平台推广,让更多游客从‘刷到’变为‘走进’门店。”
十一期间,游客心目中citywalk热门路线的中山北路,也期待着一波客流高峰,继续破圈。身边都是宝藏小店、社区小店,小倪的想法和“邻居们”一样,希望整条街一起人气更旺,整个街区越来越好。
“更期待在榜单上看到一些新技术,能够放大我们的‘非标特色’,提升自己的独特竞争力,让食客们用脚投票,走进店里感受人情味和温度。”小倪说。
△高德扫街榜
在日新月异的AI时代,我们既要奔向人间烟火,也需要有人来呵护人间烟火。
如果说小店是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激活一座城市商业活力,还有更多可做的。范文通过长期研究城市商业案例发现,虽然这几年新建商业体很多,但有一些设计理念新颖的商业体,却商铺寥寥,缺少人气。
“空间和时间是我们理解和守护城市烟火气的两个重要维度。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平台数据融合了空间与时间要素,可以为城市商业更新提供科学指引。比如,高德作为一款地图软件,其有了细致的大数据库天然具备空间属性,再叠加历时性的大数据挖掘处理和运算,完全可以作为能够来引导城市更新商业街区更新的决策参考体,促进线下商业的繁荣和活力。”范文说。
在AI时代,商家、平台、政府如何形成合力,一同守护人间烟火?监管部门的保驾护航必不可缺。
在圆桌会上,杭州市市场监督综合检查中心食品餐饮检查处处长郑余焕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促进线下消费繁荣的关键是要让消费者用脚投票,这是市场自由选择的过程。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市场失序,政府应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助力作用。”
在郑余焕看来,要做好消费市场的维权和执法,让商家经营得更有底气,也让游客更有勇气去消费。“希望在国庆期间,大家能形成多方合力,一起把餐饮产业链助推上新台阶。”
“人间烟火”既是人间的炊烟,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生活的本真,是鲜活的生活状态。 “奔向人间烟火”,同样也是海量用户的真实行为,是国内经济巨大活力的生动体现。
当科技的角色,由“放大器”向“连接器”和“孵化器”演进,呵护人间烟火,才有了现实意义。
潮新闻 何泠瑶 许伊雯 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