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我危言耸听,最近接连看到几个新闻,都快把我看傻了 —— 有人喝得醉醺醺,居然想着开 “自动驾驶” 回家,还特意挪到副驾座上,以为这样就能逃过酒驾处罚。结果呢?交警一查一个准,全按酒驾处理了。
就说杭州那个姓王的大哥吧,前阵子跟朋友聚餐,白酒啤酒混着喝到半夜。散场后他启动车子,开了辅助驾驶设好目的地,直接从主驾翻到副驾睡觉去了。直到车子停在路口不动,被交警敲窗才醒过来。一开车门那酒气,隔着几米都能闻着,检测出来数值都过百了,妥妥的醉驾。最后法院判了一个多月拘役,还罚了钱。你说这图啥?好好找个代驾能花多少钱?
还有长沙那个更离谱,姓吴的男子在株洲喝了酒,仗着车子有智驾功能,硬是开着车往长沙赶。凌晨三点多被交警拦下,车窗一降,民警都惊出一身汗 —— 酒气大得呛人,检测数值都两百多了,比醉驾标准高两倍还多。他还嘴硬说 “不是我开的,是车自己在跑”,结果还不是被拉去抽血,等着他的是刑事责任和吊销驾照,五年内都别想再开车了。
说实话,以前我也见过有人讨论 “自动驾驶能不能避酒驾”,当时还觉得这问题挺荒唐的。直到看了这些案例才发现,真有人把这当 “小聪明” 用。但交警早就把话说死了:法律认的是人,不是车。只要是你启动的车子,让车子动起来了,就算驾驶行为。管你是在主驾握着方向盘,还是在副驾躺着,只要喝了酒,就按酒驾算。
可能有人会较真,说现在车子智驾功能多厉害。但咱得搞明白,市面上那些车,再高级也只是 L2 级辅助驾驶,根本不是真的 “自动驾驶”。说白了就是帮你搭把手,关键时刻还得人来接管。上次我坐朋友的车体验过一次,前面有个行人突然窜出来,车子警报响了半天,还是得朋友一脚刹车踩下去才躲开。要是换成个醉醺醺的人,哪有反应能力去接管?
民警也反复提醒,现在根本没有能完全代替人的自动驾驶车,相关法律都没出台呢。那些觉得 “开了智驾就没事” 的,纯粹是给自己挖坑。智驾是为了让开车更安全,不是给酒后开车当 “遮羞布” 的。手握方向盘(哪怕是随时准备接管),就得担起全部责任。
想起之前有个律师朋友说过,曾有个车主酒精含量都两百六了,还说自己在副驾睡觉,车子是自动驾驶。结果法院照样判了危险驾驶罪,拘役五个月。法律里写得明明白白,只要饮酒后启动车辆并发生位移,就构成酒驾,跟你坐哪个座位、车有没有智驾没关系。
这些案例摆出来,真希望能给有些人敲个警钟。别总觉得 “我运气好,不会被查”,就算没被交警抓到,酒后状态下车子万一出点意外,撞了人或者撞了车,那后果可比酒驾处罚严重多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真的,别拿自己和别人的命开玩笑。喝酒不开车,这话都喊了多少年了,怎么还有人犯糊涂?自动驾驶再先进,也替代不了清醒的人脑。与其琢磨怎么钻空子,不如踏踏实实找代驾,或者干脆住一晚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