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举报信披露,中国汽研于2024年9月底与现代中国签订的信息安全装备项目合同金额达900余万元,但该项目在被转包给上海伊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世智能”)时,合同价骤降至800万元左右。
举报人杜宇辉称,经与伊世智能总经理刘虹等多方核实,伊世智能实际仅能保留200余万元款项,其中约200万元需支付给现代中国,而剩余约300万元“被预留给予中国汽研相关个人”。杜宇辉质疑,这一异常资金流向或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举报信中还提到,伊世智能总经理刘虹为刘某提供了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攻读机会。刘某已于2025年9月14日入学,并在朋友圈公开庆祝。
杜宇辉指出,刘某同时被重庆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其申请材料中使用了“未实际参与的项目课题”,涉嫌学术不端。
此外,举报人杜宇辉认为,博士入学机会可能成为供应商向中国汽研人员输送利益的“特殊资源”。
杜宇辉进一步指控,雷某梅与刘某长期与伊世智能保持密切合作,而其他企业如举报人所任职的广东为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难以正常对接”。举报信称,伊世智能在行业内以低价著称,但其与中国汽研的合作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建议审计部门对双方其他项目一并调查。
举报内容还涉及中国汽研华东总部的采购问题。杜宇辉称,雷某梅作为通软中心负责人及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奠基人之一,在采购决策中“强行引入同学作为中间商”,采购本可直采的外国设备,后因中间商跑路导致设备无法交付。
今年6月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开园仪式时,多数实验室“空无一物、大门紧锁”,原定活动被迫改为能力发布会。
值得注意的是,雷某梅在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高调宣传后并未常驻,理由包括“需享受重庆市人才政策”,此举被举报人批评为“与党员高管身份不符”。
杜宇辉在举报信中强调,其内容“均有依据”,并呼吁中国汽研审计部门对现代中国项目、伊世智能合作及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采购进行全面调查,“还公司清誉与员工公道”。
9月23日,记者联系了举报人杜宇辉。杜宇辉表示:“我对我说的所有事情负责,有虚假的我承担法律责任。”此外,杜宇辉还向记者强调,他同时把内容举报给了中国中检集团和中国汽研审计部门。
针对此情况,9月24日,记者联系了中国汽研。中国汽研品牌宣传中心要求提供采访函,记者按要求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前,中国汽研尚未对举报内容作出任何回应。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若举报内容属实,此类行为将严重破坏供应链公平性,且可能涉及商业贿赂等法律风险。他建议企业加强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并对重大项目开展透明化监督。相关法律人士指出,若查实学术机会与项目挂钩,可能构成新型利益输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