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7年,宁波这座沿海城市,靠着制造业和天然的港口优势,一举成为全国的经济重镇。
而在这其中,也产生了五位汽车配件行业的传奇人物。
他们从一无所有起步,抓住了中国汽车产业腾飞的浪潮,把小作坊干成了全球知名的企业。
从橡胶零件到新能源电池盒,靠着这些汽车配件,他们中有四个人身家都超过百亿。
他们都是谁,又是怎样把握住时代的机遇扶摇而上?
徐旭东是正儿八经的宁波人,16岁就辍学跟着师傅学做汽车模具,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24岁就在宁波北仑开了家小模具厂。
当时他和一个徒弟挤在简陋的厂房里,敲敲打打做模具,慢慢地,他把业务从模具扩展到铝锌合金压铸,再到精密的汽车零部件。
到了2017年,他的旭升集团正式上市,成了新能源车零部件的佼佼者。
旭升的飞跃离不开特斯拉这棵大树,早年徐旭东咬牙改进技术,拿下了特斯拉的订单,专门供应精密铝合金零件。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火爆,旭升的订单越来越多,工厂规模也越扩越大。
徐旭东的财富稳步增长,他的女儿徐若桐也因为持有公司股份,成了年轻的富豪。
徐若桐虽然没在公司管事,但她的股份象征着家族企业的传承,徐旭东早早为女儿铺好了路,展现了宁波老板的长远眼光。
徐旭东的财富之路,靠的是技术过硬和抓准时机,从模具到高端零部件,他一步步转型,还搭上了新能源的顺风车。
虽然最近几年,徐旭东父女俩的身家波动比较大,但基本上都是维持在百亿以上。
王剑峰在这5个人中,出身估计是最好的一个,他家里一直就是做汽车配件的,从小耳濡目染,积累了不少经验。
2004年,他34岁,决定单干自己创业,在宁波创立了均胜,专注汽车电子和安全部件。
当时汽车电子还是个新鲜玩意儿,王剑峰看准了方向,带着团队埋头研发。
2012年,均胜通过借壳上市,规模一下子大了好几倍,产品覆盖了汽车安全气囊到智能车载系统。
王剑峰最厉害的地方是资本运作,他是一个并购高手,接连买下国内外好几家企业,把均胜的业务版图铺到了全球。
订单多了,市场大了,他的财富也跟着暴涨,不过快速扩张也有风险,2023年,均胜因为违规用募集资金被监管点名,闹了点风波。
王剑峰的成功,离不开他把家族资源和个人眼光结合起来的本事。
均胜的全球化并购和技术升级,让他从宁波小老板变成了行业大佬,但监管风波也让他明白,跑得快也要走得稳。
在最新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王剑锋以11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471位。
王义平是浙江舟山人,早年在水泥厂和政府部门干过,90年代辞职创业,在岱山开了家工厂,开始做汽车内饰。
2001年,他把厂子搬到宁波,成立了继峰股份,专攻座椅头枕、扶手这些细分领域。
2015年,继峰上市,产品从乘用车做到卡车、火车,市场占有率那是相当的稳定。
王义平的财富这些年稳步增长,靠的是在细分市场里深耕。
他不追求花哨,专注把座椅头枕这些小零件做精做强,工厂也开到了国外,客户遍布全球。
他的为人虽然低调,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硬是把继峰做成了内饰件领域的龙头。
王义平的成功,靠的是专注和耐心,在宁波这片制造业热土上,他用稳扎稳打的方式,把小厂干成了大企业,财富也悄悄爬上了新高度。
2025年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他以73亿的身家位列3206位。
邬建树是宁波宁海县人,年轻时就敢闯敢干,开了家小型汽车配件厂,专门做橡胶减震垫和密封条。
80年代,国内汽车还稀罕,市场需求不大,可宁波的商业氛围让他嗅到了机会。
他从一间小厂房起步,带着几个人埋头干,慢慢把产品从简单的橡胶件做到汽车内饰和底盘部件。
千禧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火了,家家户户开始买车,邬建树抓住了这个风口,带着拓普成了上海通用、吉利这些大厂的供应商。
2015年拓普上市,工厂规模大了,产品也从低端零件转向了高技术的热管理系统。
甚至几年后,特斯拉都直接找上门,将拓普划为他们的核心供应链的龙头,专门提供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
接着特斯拉的东风,拓普彻底站上了新能源的风口,股价一路飙升,邬建树的财富也跟着水涨船高。
他为人低调,很少抛头露面,但眼光却很长远,带着拓普在全球开了研发中心,研发轻量化材料和智能电子,把企业从宁波小厂变成了国际巨头。
2025年,根据最新的《胡润全球富豪榜》,邬建树以590亿人民币的财富排名第382位,妥妥的汽配一哥。
和其他4位不同的是,秦荣华是台湾人,年轻时日子过得苦,当过清洁工,开过出租车,后来在日本的汽车零件厂里学到了真本事。
1992年,他借了点钱,跑到宁波开了敏实集团,做汽车的金属和塑料外饰件。
当时宁波的制造业刚起步,他从一间小厂房干起,慢慢把产品卖给了几十个汽车品牌。
2005年,敏实上市,工厂开到了全球数十个地区,成了行业里响当当的大企业。
近年来,敏实赶上了新能源车的热潮,转型做电池盒,订单猛增,秦荣华的财富也跟着翻倍。
他的女儿秦千雅很早就加入公司,成了执行董事,接力的意图很明显。
不过,敏实也遇到过困难,2017年管理层换人,股价大跌,还有过关联交易的风波,这些都让秦荣华意识到,公司扩大后,管理也得跟上。
秦荣华能够成功,靠的是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从台湾到宁波,他的全球化眼光和新能源转型,让敏实成了汽车配件界的佼佼者。
最近几年来,秦荣华的身家一直维持在百亿左右,公司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这五位富豪的发家,离不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从2000年代家用车普及,到如今新能源车火爆,市场给了他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技术是他们的底气,敏锐的商业嗅觉则是他们在行业中杀出重围的利器。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一季度净利润负增长,拓普集团实控人拟减持,“特斯拉供应链龙头”正在褪去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