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规落地,高速144公里时速不罚?交警实话实说
创始人
2025-09-27 10:31:43
0

从本月起,一则关于新交规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车主兴奋地传播高速公路开到144公里/小时不会被处罚的说法。这一消息迅速在驾驶员群体中蔓延,甚至有人声称已经亲测有效。面对这一说法,交警部门给出了明确回应,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谜团,帮助广大车主避免不必要的交通违法和安全风险。

2025年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占高速公路事故总数的37.8%,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例高达42.3%。超速行驶不仅威胁驾驶者自身安全,更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近期网络热传的高速开到144公里/小时不处罚的说法,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于9月15日公开表示,该说法严重误导公众。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公里/小时,任何超过该限值的行为均属违法。

为何会出现144公里/小时不罚的说法?追根溯源,这与部分网民对交规中违法行为判定标准的曲解有关。根据现行规定,测速设备存在±3%的误差容忍度,而非像部分网传所说的20%宽限。以高速公路120公里/小时限速为例,实际测速值超过123.6公里/小时即可认定为超速违法。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安全研究所周教授解释道:有人将测速误差与超速处罚标准混为一谈,甚至臆测出'20%宽限期'的说法,这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对超速违法的处罚标准明确且严格,无所谓的'黑科技'或'潜规则'可钻。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工程师李明进一步指出:超速10%以上未达到20%的,罚款200元,记3分;超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罚款400元,记6分;超速50%以上的,罚款2000元,记12分,并暂扣机动车驾驶证。按照120公里/小时的限速标准,车速一旦超过132公里/小时,就面临400元罚款和6分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实施的交通管理新规确实对部分条款进行了调整,但绝非放宽超速处罚标准。新规主要围绕电子证照应用、新能源车管理、智能网联车辆上路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交通新业态。

广东省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的一线民警刘先生表示:今年以来,我们查处的超速违法案例中,不乏因信谣导致的违法行为。一些车主因轻信网传的'144不罚'说法而超速行驶,结果不仅面临罚款扣分,更危及了自身和他人安全。

交通部道路安全研究中心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的数据显示,车速每提高10%,事故发生率增加21%,事故致死率则提高42%。在120公里/小时的基础上增加24公里/小时,意味着紧急情况下的制动距离延长近30米,这足以决定生死存亡。

资深交通安全专家张教授强调:超速行驶最大的隐患不是罚款扣分,而是极大增加了交通事故风险。高速行驶状态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对缩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对能力会明显下降。同时,速度越快,动能越大,碰撞后果也就越严重。

全国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高速公路因超速引发的事故共造成876人死亡,其中70%的死亡事故中,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超过140公里/小时。这一数字无声地警示着每一位驾驶者:安全底线不容挑战。

超速行驶的危害不仅限于事故风险增加。从能源消耗角度看,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每增加10公里/小时,燃油消耗将增加约8%。按照目前92号汽油平均8.25元/升的价格计算,以家用轿车为例,长期以14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比120公里/小时多支出约15%的燃油费用。

汽车工程师王毅介绍:高速行驶还会加剧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磨损,增加车辆维修频率和成本。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双输'的驾驶行为。

对于高速公路限速过低,应提高至140公里/小时以上的呼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限速标准的制定需综合考量道路设计标准、车辆性能、驾驶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虽然部分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限速确实更高,但这建立在更完善的道路设施、更严格的驾驶培训和更高的安全意识基础上。

交通管理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

高速公路限速标准依然为最高120公里/小时,超速行为将严格按照现行法规处罚。

不要轻信网络传言,遵守交通法规是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基本责任。

行车安全高于一切,几分钟的时间差不足以与生命安全相提并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黄明分析了超速心理:许多驾驶者超速并非真正赶时间,而是一种'控制感'和'刺激感'的追求。尤其在拥堵频发的城市生活中,高速行驶带来的'掌控'错觉能暂时缓解日常压力。但这种心理满足远不值得用安全风险去交换。

从技术角度看,即使是最先进的汽车安全系统也难以完全抵消超速带来的风险。宝马中国安全工程师郑工表示:现代汽车配备了先进的主动安全系统,但这些系统在设计时都有特定的工作速度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其效能会显著下降。没有任何安全系统能够完全补偿超速行驶带来的物理风险。

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一些车主对速度限制产生了新的误解。智能网联汽车专家赵博士指出:即使是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也被设计为严格遵守速度限制。任何鼓励或引导系统超速的行为都违背了技术设计初衷,且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实际上,遵守速度限制并不意味着旅行效率的显著降低。交通模拟研究表明,在300公里的高速公路行程中,以14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比120公里/小时仅节省约25分钟,却增加了40%的事故风险和15%的燃油消耗。这种时间与风险的不对等交换,显然不是理性的选择。

全国交警部门已启动针对高速公路超速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增设测速点位、加密巡逻频次等措施,严查严处各类超速违法行为。据悉,2025年下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型智能测速系统,该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记录超速行为,降低测速误差至±1%以内。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言人强调:我们理解部分驾驶员希望提高限速标准的诉求,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交管部门将持续关注道路交通状况变化,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但在此之前,任何形式的超速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回顾整个高速144不罚的传言始末,不难发现信息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片面解读、过度放大、缺乏验证。作为负责任的驾驶者,我们应培养信息甄别能力,遵循专业权威声音,不被传言所左右。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追求时间效率的同时,请务必将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您对新交规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驾驶经验,共同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周日002日乙激战:水户蜀葵V... 水户蜀葵:近期,水户蜀葵展现出了不俗的竞技状态,尤其是在主场,他们凭借着坚固的防守和高效的反击,屡次...
进了!又进了!常州队的逆袭之路... 在这个激情四溢的夜晚,常州队与苏州队的较量再次引发了球迷们的热情!你能想象吗?场上比分已经变成了苏州...
航司回应“航班提前15小时起飞... 日前,据媒体报道,有旅客原计划乘坐9月26日龙江航空由哈尔滨飞往呼伦贝尔海拉尔的LT4391航班,原...
原创 4... 44岁高圆圆出道已久,尽管如今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她依然是备受瞩目的女神。冬季来临,她又带火了一种新...
大专生如何申请香港本科?香港专... 同学说,曾经公司发年度晋升名单,看着同事拿着本科证顺理成章地升职涨薪,攥着手里的大专毕业证,心里又酸...
“出人意料”,新西兰宣布暂不承... 综合路透社、彭博社和新西兰媒体报道,新西兰副总理兼外长彼得斯26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称:“当...
秋招简历该怎么写呀? 眼看时间已经到九月底了,金九银十,秋招最佳的时间就是这两个月了,还没有动身的同学要赶快行动起来了。 ...
2025年留学生求职机构排名T... 对于海外求学归来的留学生而言,求职路上的第一关往往不是面试,而是简历——明明握着QS前100的学历、...
进省队温州超越杭州,浙江群雄并... 2025年9月,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浙江赛区)结果揭晓,25人省队名单与100人省一等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