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投资比亚迪为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没人说得清未来。
今年9月份,投资界传来一则重磅消息,被誉为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完全清仓比亚迪股份,结束了这场跨越17年的投资传奇。
巴菲特的这一决策也引发了广泛的市场关注,不仅因为其高达3890%的投资回报率,更因为这背后还折射出价值投资理念在新时代的适用性,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面临的深刻变革。
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伯克希尔旗下中美能源公司以2.3亿美元认购了比亚迪2.25亿H股,持股比例达9.89%。这一投资决策主要得益于查理芒格的极力推荐。
当时芒格对比亚迪创始人及其团队的技术创新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持有期间,比亚迪的股价从2008年的约8港元上涨至2021年10月的324港元高点,涨幅超过了40倍。
截至巴菲特清仓时,这笔投资也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了高达3890%的回报率,成为股神巴菲特职业生涯中又一经典案例。
但问题在于,在投资了长达17年之后,巴菲特何以选择直接清仓?
从减持过程来看,巴菲特公司一开始也不是完全清仓比亚迪。
早在2022年8月24日,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就首次减持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此后减持动作持续不断,到了2024年7月16日又卖出了139.55万股,将持股比例从5.06%降至4.94%。
最终在2025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完成了对比亚迪的全部清仓,这笔长达17年的投资也画上了句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消息传出后,比亚迪高管与核心人员随即通过增持传递信心,累计增持48.82万股,金额达5232.78万元。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其背后还是和他自己的投资理念密不可分。
巴菲特历来偏好低估值股票,而比亚迪在清仓时的动态市盈率约为30倍,高于特斯拉的20倍,经过十几年几十倍的涨幅,比亚迪的股价已经充分体现了其价值,甚至可能超出了内在价值,这与巴菲特“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投资哲学也高度吻合。
所以,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的根本原因在于,巴菲特可能认为比亚迪的估值已经脱离低估区间,继续持有不符合其安全边际原则。
另外和十几年前相比,今天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目前全球电动车渗透率已经接近高位,行业竞争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有超过200家制造商,特斯拉持续降价也加剧了价格战。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5月、6月、7月)呈现下滑趋势,7月份产量甚至出现了17个月以来首次同比负增长,这种行业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伯克希尔哈撒韦重新评估其持仓风险。
随着巴菲特即将在2026年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目前也在进行交接和资产调整,清仓比亚迪获得的资金可能会被配置到更具性价比的标的。市场分析认为,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更多是对阶段性价值实现的确认,而非对比亚迪前景的看空。
但比亚迪的不确定性,也客观存在。
尽管比亚迪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3712.8亿元,同比增长了23.3%,但比亚迪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只有63.56亿元,同比下降了29.87%。二季度比亚迪毛利率为16.3%,同比环比也均出现下滑。
截至2025年6月30日,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为71.08%,营运资金缺口也达千亿,这些财务指标显示,比亚迪目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盈利压力和现金流挑战。
比亚迪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最大的挑战还是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
今年1-7月,比亚迪全球销量为249.03万辆,完成全年550万辆目标的45.28%,这也意味着比亚迪下半年的销售压力较大。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竞争加剧,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企业快速崛起,都对比亚迪的市场地位构成了挑战。
正如何小鹏所说,国内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谁能够笑到最后,技术也很重要。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为308亿元,同比增长53%,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让比亚迪转化为技术优势,随着行业技术迭代加速,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能也会持续保持领先。
但这也意味着,身为龙头的比亚迪要承受更多的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40.9%,有分析师预测,今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月销量有可能首次超过燃油车,但增速已经在放缓。
当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不再,车企之间的竞争就必然会变成存量竞争,而存量竞争可能还意味着,更激烈的价格战。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一片大好,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会减弱,这必然也会影响到新能源车企的销量。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的竞争形态。比亚迪、吉利、五菱、特斯拉、长安、理想、各路车企轮番出招,在这种竞争格局下,也非常考验比亚迪在高端市场和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内卷意味着短期内的价格战不会消失,而这也意味着只有销量增幅较大的企业才有资格活下来,实现规模效应,以维持利润的增长。
而这,或许才是巴菲特清仓的根本原因。毕竟一个过于卷的行业,它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好的生意,是不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
这无关于企业,而是整个行业的结构性问题。
对比亚迪来说,巴菲特的退出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阶段的开始。过去那个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时代结束了,比亚迪也必须要继续证明自己,在龙头上的地位保持领先的同时,还要继续增大研发投入,拉开技术优势。
而接下来的好戏,应该才刚刚开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