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2012年的老车,如今报废换新能源车可获2万元补贴,全国超过2500万辆旧车车主正迎来换车最佳时机。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商办消费函〔2025〕8号),为今年汽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新政策最大亮点是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初步测算可申请补贴的旧车规模超过2500万辆。
同时,政策统一设置了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明确、更便捷的补贴申请流程。
---
01 政策扩围:惠及国四车型,释放换车潜力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扩大了受益范围。根据新规,个人消费者报废2012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4年6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车,均可享受补贴。
这一变化意味着国四排放标准实施首年的燃油车被纳入补贴范围。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黎宇科表示:“这一调整精准覆盖了需要更新的车辆群体,将有效释放换车潜力。”
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健测算:“国四首年的汽车约1300万辆,加上还有1200万辆国三及以下排放的乘用车,可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规模超过2500万辆。”
政策还明确了跨年度衔接安排。对于在2024年7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间仅部分取得凭证,并在2025年2月28日前补齐凭证的消费者,仍可纳入2025年政策支持范围。
02 补贴标准: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双轨并行
2025年汽车国补政策采用了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双轨并行的模式,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报废更新补贴标准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这一标准与2024年保持一致。
置换更新补贴则是今年进一步完善的部分。新政策统一设置全国最高补贴标准: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最高补贴1.3万元。
每位消费者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可以享受一次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一次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但同一辆新车只能选择一种补贴类型申领。
政策制定者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确定了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补贴资金。东部省份按8.5:1.5比例分担,中部省份按9:1比例分担,西部省份按9.5:0.5比例分担。
03申请流程与材料准备
申请流程以“懂车帝”APP为例:首先下载“懂车帝”APP,首页搜索“36093”即可进入政府专区。必备材料包括:身份证、新车发票/登记证书、旧车报废证明(报废更新)或转让发票(置换更新)、同名银行账户。
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有效身份证件、新购车辆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机动车登记证书》、转让车辆的《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机动车登记证书》、申请人银行账户信息以及补贴资金申领承诺书。
04 技术门槛提升: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汽车补贴政策不仅关注销量提升,更注重引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政策提高了技术标准要求:纯电动车型续航门槛从300公里提升至40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从140Wh/kg升至160Wh/kg。这些举措倒逼车企淘汰低端产能、升级核心技术。
同时,政策首次将智能化水平纳入补贴考核。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车型可获额外补贴,支持5C超快充或800V超充平台的车型也有额外奖励。这推动了产业从“电动化”向“电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转型。
电池技术也成为重点支持方向。电池能量密度≥220Wh/kg的车型可获额外3000元补贴,换电模式车型补贴上浮15%-30%,不受30万元售价限制。
这些技术导向的政策安排,既鼓励消费者选择更先进的产品,也推动车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05 市场影响:预计带动销售额超2万亿元
汽车作为重要大宗消费品,其消费带动效应显著。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38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超9300亿元。
对于2025年政策效果,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健预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有望超过1400万辆,带动销售额将超过2万亿元。”
这一政策不仅刺激新车消费,也为汽车拆解行业带来新动力。德州市陵城区某再生资源企业副总经理孙启超表示:“原来我们每月的拆解量大约是七八百辆,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拆解量翻了两倍多,现在每月拆解量在两千辆左右。”
精细化拆解技术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配件、零部件的回用率从原来的2%提升到10%左右,大大提高了报废车的残值。
政策还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需求。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报废旧车换新能源车可获2万元地补,叠加国补后达4万元;农村地区则聚焦户籍限制,农村居民购车最高补贴1万元。
---
从政策执行效果看,山东淄博一位市民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有一辆12年的车,今年正好能享受国家报废补贴2万元,一下子就减轻了很大的购车负担。”目前像他一样等待新政细则出台后购车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政策红利不仅惠及消费者,更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汽车拆解企业通过精细化拆解使零部件回用率从2%提升到10%,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政策引导产业从“普适性补贴”转向“技术导向型补贴”,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