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汽车市场,辅助驾驶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配置,而是真正影响消费者驾驶习惯与购车决策的核心要素。当我们把目光投向50万级别的高端市场,问界M9以其持续领先的销量表现,证明了它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越用越依赖”的智能出行伙伴。这一切,离不开其背后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支撑。这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真正带来了能理解用户驾驶场景、并能贯穿全流程的辅助驾驶体验。
车位到车位,真正的“全程无接管”
传统导航系统往往在“最后一公里”掉链子,尤其是在复杂的停车场环境中。而华为乾崑智驾ADS 4带来的“车位到车位P2P2.0”功能,真正实现了从起点车位到终点车位的全流程贯通。
在实际试驾中,我们设定从鸿蒙智行体验中心出发,目的地为市中心某商场地库内的星巴克门店。系统不仅规划了路面路径,更在进入地库后自动识别并推荐可用车位,实现“车位级导航”。这种体验,已远超传统导航的范畴。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系统在驶出地库、经过环岛、施工路段绕行、闸机识别等场景中,表现出高度“类人”的驾驶逻辑。它不是机械地执行指令,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不止于便利,安全与交互同样到位
除了“一键直达”的便利性,华为乾崑智驾ADS 4在安全与交互方面的表现同样值得称道。例如“驾驶员失能辅助”功能,在模拟驾驶员突发不适的测试中,系统能快速识别异常,并通过纠偏、减速、靠边、双闪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主动安全介入。这在长途驾驶或疲劳状态下,无疑多了一重保障。
而“侧向/负向RAEB”功能则在低速行驶与倒车场景中,有效识别窄柱、低矮障碍甚至负向台阶,避免剐蹭或跌落风险。尤其在地库入口遇到隐蔽高差时,系统能提前识别并刹停,这种细节处的守护,让人安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泊车灯语”功能。在离车泊入时,车辆通过大灯投射行驶轨迹,甚至在检测到行人时切换为“礼让中”提示,让车与人的沟通更直观、更有温度。这不只是技术,更是体验的升级。
跨城代驾实测:系统比人更从容?
我们特别设置了一场“跨城代驾”实测:从市区餐厅出发,目的地为另一城市的小区地库。全程涵盖城区窄路、无红绿灯路口、高速汇入、ETC通行、地库泊车等多个场景。
在整个过程中,问界M9几乎实现了全路段自主通行。尤其是在乡镇路段对向来车的预判、高速上对大车加塞的避让、地库中的精准泊车,都展现出系统在处理复杂路况时的成熟与稳定。
代驾师傅在结束后笑称:“这趟活儿我基本没开车,应该给它付代驾费。”这句玩笑背后,恰恰反映了这套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它不再只是“辅助”,而是可以信赖的“代驾”。
技术是底气,体验是答案
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底层支撑,来自于全新WEWA架构与冗余感知硬件。云端与世界行为模型的协同,让系统不仅学习人类的驾驶方式,更具备超越人类的预判与决策能力。而192线激光雷达、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则确保了系统在全天候、全场景下的感知可靠性。这不是为了堆参数,而是为了在真实世界中实现“全维防碰撞”的安全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M9在9月OTA中新增的超级隐私模式、星闪数字钥匙、离车不下电等功能,也进一步丰富了用车场景,让车辆“常用常新”,持续进化。
结语:
问界M9能成为50万级市场的销量冠军,并非偶然。它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出行理念。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不是炫技,而是真正从用户出发,解决实际驾驶中的痛点与焦虑。当我们谈论离不开的辅助驾驶时,其实是一种“开了就回不去”的体验升级。问界M9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