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九月,汽车圈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新车发布会密密麻麻的举办,从线下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到各个平台的线上直播间,灯光亮起又熄灭,新车揭幕的掌声此起彼伏,构成了行业最热闹也最紧绷的季节交响。
"
粗略统计,单月有50多款新车密集上市或预售,从腾势N9、极氪9X这样的新能源新锐,到东风本田CR-V、第四代长安CS75PLUS燃油悍将,再到方程豹钛7、捷途纵横G700这类流行的方盒子车型,它们几乎覆盖8万~50万元价格区间,涵盖新能源与燃油动力,车型包括轿车、SUV及旅行车。
新势力、自主品牌以及一贯沉稳的合资品牌都加入这场“新车发布的战局”,生怕慢人一步就错失先机。这场集体狂欢像极了考前的最后冲刺,车企们把压箱底的产品悉数搬出,恨不得将全年的研发储备和市场弹药都倾泻在这个月。
据说,车企今年95%的“弹药”会在9月发完。为何车企们如此着急?
1
时间有限,必须拼命
事实上,车企们在九月集体发力,是对行业规律与政策窗口的精准把握,每一款新车的上市时间都藏着对市场的深刻算计。
一方面,"金九银十"的行业铁律从未失效,作为第四季度的开局之战,九月的市场表现直接决定了全年销量的最终走向。对于车企而言,最后四个月的销量往往能占到全年的40%以上,尤其是十月至十二月的消费旺季,既是家庭购车的集中期,也是经销商冲刺年度任务的关键阶段。
比如,曾经理想L6用五个月交付破10万辆的成绩证明,只要能在第四季度站稳脚跟,就能快速打开市场局面。车企们选择在9月集中发力,是为了提前抢占渠道资源,为接下来四个月的销售旺季铺路。在这场销量竞赛中,早一天上市就能多一分曝光,多一批订单,晚一步就可能被竞品淹没。
过去每年的九月都是新车上市的高峰期,但今年为什么会这么多呢?
因为,更关键的推力来自即将发生变化的政策。根据2023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公告,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从2026年起将转为减半征收,且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这就意味着一辆30万元的新能源车,今年年底前购买可全额免征3万元购置税,而到了明年就只能减免1.5万元左右,购车成本直接增加。与此同时,置换报废补贴等其他激励政策的走向尚不明朗,目前国家报废补贴政策截止日期定在年底,明年如何暂未可知,这让消费者和车企都产生了强烈的"窗口期意识"。
时间有限,政策红利只剩这最后四个月了。
对消费者来说,接下来这4个月是购车成本最低的黄金时段,政策红利的尾巴再不抓就没了,购车热潮已经开启。
对车企而言,这四个月是锁定用户的最后机会,必须把能上的车型全部推上市。在存量市场下,销量的增长主要来自消费者的换购和增购。在当前扎堆的新车中,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极大,晚上一天,意向客户就可能被竞品的政策优惠和产品亮点吸引走。
事实上,汽车市场早已是“零和博弈”的竞争法则,这家车企多卖一辆车,很可能就意味着另一家车企少卖一辆车。很多有实力的车企都在尽可能增加通过不同细分市场的车型来抢占市场,也就是“以多取胜”。
当下大六座流行,每家都要推一款大六座SUV;方盒子造型火热,那我也要出方盒子车型,还有瓦罐旅行车的小众细分市场也不能放过。从某种程度来说,你车型越多,消费者选择你的概率也会越大。
“金九银十”的行业规律+政策红利的尾巴+零和博弈的竞争环境,造就了今年9月汽车行业出现所未有的“新车发布热潮”。
2
疯狂过后,明年怎么过?
毫无疑问,九月的新车狂欢越热烈,越折射出汽车行业内卷的白热化程度。当50多款新车同时涌入市场,可以说,每个细分赛道都变成了“贴身肉搏”的战场。
吉利星愿L与比亚迪海鸥在入门级市场暗自较劲,阿维塔07与极氪7X在中端市场短兵相接,就连10万级燃油SUV市场,长安、哈弗、奇瑞等自主品牌也纷纷加码,竞争激烈到抛开了油电之争的界限。
有业内专业人士预测,今年Q4季度将是未来五年最好的时候。换句话说,这样就意味着2026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或许会将异常艰难。
从行业规律看,每年的一季度本就是传统销售淡季,叠加2025年底的政策透支效应,明年初的市场需求大概率会出现阶段性萎缩。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利润率已从2020年的6.2%跌至2025年一季度的3.9%,低于工业平均水平,超百家车企陷入"增量不增利"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明年一季度需求量减少,车市将出现短暂的寒冬期,不少车企将会承压。
不过,根据往年行业规律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明年一季度手中握有两张"王牌"的玩家或许能更好地过渡,那就是燃油车和“方盒子”车。
尽管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但北方市场和偏保守的消费者对燃油车仍有较强偏好,认为选择蓝牌车心里更"踏实"。从往年数据看,每年第一季度燃油车销量都会出现小幅提升,这一规律在明年可能会更加明显。
对于仍保有燃油车核心产能的车企而言,这部分业务能在淡季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奇瑞不断加固燃油SUV基盘,长安坚持更新CS75PLUS这类燃油主力车型,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另外,今年火热的“方盒子”造型的车也会延续到明年,甚至更久。因为电动化技术的发展,让“方盒子”车实现了从"小众情怀"到"大众选择"的跨越。
传统燃油方盒子受限于底盘布局,往往存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而电动车的电池平铺设计彻底解放了车内空间,让方盒子造型既能保持硬派潮酷的外观,又能实现灵活的座椅布局和丰富的储物空间。同时,“电”的加入,让方盒子车能耗更低。
电动化技术解决了过去方盒子车的两大痛点,在水滴汽车看来,这是智电动转型给汽车行业带来的真正革命,甚至未来方盒子车将会是一个主流市场。对于车企而言,手中握有方盒子车,在明年一季度的淡季市场中,或许能成为突破销量瓶颈的关键。
从四季度新车狂欢到明年一季度车市寒冬的前瞻,车市淘汰赛愈演愈烈。当政策红利的窗口期逐渐关闭,当价格战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车企的核心竞争力终将回归综合体系力的比拼——成本、技术、产品、用户运营和资金链。
而这场跨越年末与年初的战役,最终考验的不是谁的“子弹”更足,而是谁的眼光更远。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