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贵阳市民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在为新能源汽车购买保险时,发现保费报价远高于同价位的燃油车,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新能源车保险为何更贵?记者通过走访车主、4S店及保险公司,探寻背后的原因。
车主感受:保费确实高出不少
市民小陈今年上半年购买了一辆约17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但高达9000多元的首年保费外加质保险,总费用达到13000多元,这让她十分纳闷。
“如果是同等价位的油车,保险费大概在六七千元。”小陈表示,新能源车的保费明显要高出10%至20%。
受访者提供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单承保险种及保险费票据。
市民刘女士也有同感。她家此前一辆15万元的油车,年保费为3000多元,去年购买一辆6万元的纯电车后,年保费也是3000多元。
“网上说保费高,是因为电车的维修成本高,电池一旦损坏就要全部更换。”刘女士说。
4S店说法:两种声音,各有解读
针对保费问题,记者暗访了贵阳两家新能源汽车4S店,却得到了不尽相同的说法。
比亚迪4S店的销售人员承认新能源车保费比油车“略高一点点”,但并非高得离谱。
销售人员以一款7.9万元的车型为例,称首年保费5000余元,并强调首年必须在店内购买是“厂家规定”,以确保车辆不脱保。
相比之下,长安深蓝4S店的工作人员则直言,某些车型保费高是“乱来”。其表示,店内价值17万元的车型,全保费用约6000多元,与同价位油车相差无几。
保险公司解析:高保费背后是高风险与高成本
为何电车保费普遍偏高?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两家保险公司,其工作人员给出了解释。
新交付的新能源汽车(受访者供图)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指出,高昂的维修成本是推高保费的首要因素。
首先,为提升续航,许多新能源车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导致发生碰撞后,原本可单独更换的小零件可能需整体更换大型构件,维修成本与工时大幅增加。
其次,智能电车搭载的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价格昂贵且易损。另外,成本占整车30%-40%的电池包较为脆弱,底盘剐蹭都可能需整体更换,费用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元。
贵州人保财险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相较于发展成熟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供应链尚不完善,配件价格更高。
此外,新能源汽车加速性能强,可能增加部分车主,尤其是新手司机的碰撞风险。保险公司的保费定价与车型的“零整比”(配件与整车价格比)和“出险率”直接挂钩,赔付案例多、金额大的车型自然被认定为“高风险车型”,保费系数也随之提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周旺泽
编辑 涂涌
二审 刘娟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