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下午把车开去常去的修理厂做保养,刚把车停到工位上,王技师就拿着手电筒钻到车底,没过半分钟就直起身冲我喊:“你这刹车片不行了啊,都快磨到极限了,赶紧换一套,不然上路太危险。”
我当时正靠在接待台看手机,听这话立马走过去。他指着前轮刹车片给我看,手电筒的光打在上面,能清楚看到黑色的摩擦片还剩不小一块。“王哥,这看着挺厚的啊,我去年冬天才换的,跑了还不到一万五呢。” 我蹲下来用手指比了比,大概得有三四毫米厚。
王技师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语气挺严肃:“你懂啥,这刹车片看着厚,其实里面都硬了,制动力早跟不上了。前两天有个客户跟你一样,说看着还行,结果高速上差点追尾。” 他边说边往工具车那边走,“我给你报个价,原厂的八百八,副厂的五百二,今天换还能给你打个九折。”
我心里犯嘀咕,去年换刹车片时特意问过,说正常能用三万多公里,怎么才跑这么点就不行了。而且平时开车刹车挺灵的,也没听见啥异响。“我再看看吧,感觉还能凑合用。” 我绕到后轮也看了看,厚度跟前轮差不多。
王技师脸立马拉下来了:“不是我说你,省钱也不能在安全上省啊。真出点事儿,这点钱够干嘛的?” 他见我没松口,又补了句,“行吧,到时候出问题别来找我。” 那天最后只做了基础保养,花了三百二,临走时他还特意把保养手册上的刹车片更换提醒圈了出来。
回家路上我跟我媳妇说这事儿,她还骂我太固执:“人家是专业的,还能骗你不成?万一真出事怎么办。” 我嘴上跟她争 “自己的车自己清楚”,其实心里也有点打鼓,晚上特意搜了下刹车片更换的标准,看到说新片一般 10 毫米,剩 3 毫米就得注意,小于 1 毫米必须换,我那刹车片明显还够。
本来这事也就过去了,结果上周六去郊区接我妈,在高速上差点出大事。当时正以一百迈的速度开着,前面突然有辆车急刹,我赶紧踩刹车,踏板下去大半,车才慢慢停下来,离前车尾巴也就半米不到。我当时手心全是汗,心跳得厉害,我妈在后座吓得直拍胸口:“你这刹车怎么回事?咋这么软。”
下了高速我赶紧找了个路边店,让师傅帮我看看。那师傅拆下来刹车片一检查,眉头就皱起来了:“你这刹车片是没磨薄,但材质都硬了,都快磨出沟了,制动力早衰减了。” 他用螺丝刀敲了敲摩擦片,发出闷闷的响声,“你是不是老踩急刹?或者经常在城里堵车开?”
我这才想起,开春以来公司搬家,每天要走一段巨堵的路,动不动就启停刹车,估计刹车片磨损得不均匀。师傅叹口气:“有些技师确实会夸大,但你这情况也不算完全蒙你,刹车片不光看厚度,硬度和磨损均匀度更重要。” 最后花六百换了套中等价位的,踩上去明显感觉不一样,刹车踏板紧实多了。
昨天碰到之前修理厂的李师傅,他跟我熟,私下说漏了嘴:“王师傅他们有业绩压力,刹车片换一套能拿不少提成。但你那情况确实该换了,他就是说话太冲,没跟你讲明白。” 我这才明白,当时王技师没说谎,就是为了业绩把话说得太绝对,反而让我起了戒心。
想起之前看新闻,有个货车司机就因为修理工漫天要价闹起来,本来谈好一千块的修理费,最后被要一万七,不给钱还把轮胎卸了。还有个车主左前轮爆胎,售后直接把四个轮子全换了,花了十四万多,保险公司都拒赔。相比之下,我这事儿算小的,但也挺闹心。
现在每次踩刹车都有点后怕,要是那天高速上反应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也不是说技师都不靠谱,只是咱自己得懂点基本常识,别光看厚度就下判断。后来我特意买了个小手电筒,每次洗车都自己看看刹车片,还会留意刹车时有没有异响,踩踏板的力度也多留心。
其实想想,这种事儿在生活里挺常见的,不管是修车还是别的,总怕被人坑,结果有时候过于警惕,反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我那媳妇现在还老拿这事儿说我:“让你不听劝,差点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