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9上市后遭遇销售滑铁卢,原因分析显示其重复了夏的错误
创始人
2025-10-01 02:50:07
0

当比亚迪夏在市场上悄无声息,月销量迟迟未能突破千台时,许多消费者和行业观察者开始嘀咕:这款车到底差在哪儿?一些车主反馈,夏的价格标签高达二十多万,但纯电续航只有100公里,配置上却比同价位车型少了不少实用功能,比如智能驾驶辅助和豪华内饰。这种性价比失衡让夏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逐渐边缘化。

看到夏的惨淡表现,比亚迪并没有选择静下心来反思,而是火急火燎地推出了另一款车型——M9。官方宣传中,M9被定位为夏的升级替代版,旨在挽回局面。然而,当M9的详细参数公布时,许多人傻眼了:起售价22.98万元,纯电续航依然维持在100公里,配置列表上还做了减法,比如取消了夏已有的座椅通风和360度全景影像。这一下子,市场议论纷纷,有人说比亚迪这是“换汤不换药”,根本没解决核心问题。

从价格角度看,M9的定价直接对标了国内一些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例如,竞争对手的理想ONE小鹏P7,起售价也在20万出头,但它们的纯电续航普遍超过15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200公里以上,同时还标配了L2级自动驾驶和更丰富的娱乐系统。M9在这个价位上,只提供了基础配置,像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都没有显著提升,这让消费者觉得钱花得不值。

配置方面,M9的“减法操作”尤为明显。对比夏的版本,M9在入门款中移除了原本的智能网联功能,中控屏幕尺寸缩小,并且材质用料也降级为普通塑料,而非夏使用的软质包裹。一些潜在买家在4S店看车后表示,坐进M9车内,感觉档次感不如预期,尤其是对比同价位的特斯拉Model 3或比亚迪自家的汉系列,M9的内饰显得简陋许多。这种细节上的妥协,直接影响了用户的购买意愿。

市场反应很快显现出来。在M9开启预售后的首周,订单量远低于比亚迪的预期,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批评声音。有汽车博主试驾后发布视频,指出M9的动力响应和能耗控制虽然还行,但整体性价比太低,建议消费者等等看或有其他选择。一些经销商也透露,来看M9的顾客多数是对比亚迪品牌有忠诚度的老用户,但新客户往往被其他品牌吸引走,因为同样的预算,他们能买到续航更长、配置更高的车。

比亚迪的内部人士曾透露,公司推出M9是出于快速抢占市场的策略,希望借助夏的教训快速调整。但事实上,M9的研发周期较短,很多设计直接沿用夏的平台,导致成本控制不理想,价格下不来。另一方面,电池供应链问题也让M9的续航难以提升,100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当下市场只能算是入门水平,尤其是当越来越多车型突破150公里门槛时,M9的竞争力自然弱了。

消费者调研显示,许多人对比亚迪的期望是性价比领先,毕竟品牌在电动车领域有技术积累。但夏和M9的连续失误,让人怀疑比亚迪是否偏离了初心。有车主在论坛分享,自己原本计划换购M9,但试驾后发现,同样的22.98万,还不如加点钱买汉EV,后者续航超过500公里,配置也更全面。这种比较进一步加剧了M9的销售困境。

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的这次操作暴露了产品规划上的短视。 instead of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 of low cost-performance, the company simply launched a new model with similar flaws.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他们会仔细对比参数和价格,不会轻易为品牌溢价wap.octqz.iNFoABC| head.octqz.iNFoABC| head.czfap.iNFoABC|买单。M9的失败,如果不是及时调整,可能会拖累比亚迪的整体市场份额。

从销售数据看,M9上市第一个月的全国销量仅几百台,远不及同期的竞品。一些地区经销商开始私下优惠促销,但效果有限,因为消费者更关注车辆的实际价值。对比亚迪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警示:光靠品牌光环不够,必须用产品实力说话。如果继续忽视性价比,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后。

市场上有声音建议,比亚迪应该学习其他品牌的成功经验,比如直接降价或提升配置。例如,吉利长城的混动车型,在类似价位提供了更长的续航和更智能的科技包。比亚迪如果能把M9的价格调整到20万以下,或者增加续航到150公里,或许能挽回一些局面。但目前来看,公司似乎更倾向于坚持原计划,这让许多粉丝感到失望。

真实用户案例中,一位来自广州的潜在买家说,他原本是比亚迪的铁杆支持者,但试驾M9后,最终选择了竞争对手的车型,原因很简单:M9的100公里续航在城市通勤中不够用,而且配置太少,每天开车的感觉不如其他车舒适。这种个人故事反映了 broader market sentiment, where practical needs outweigh brand loyalty.

最终,比亚迪M9的案例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它提醒所有车企,在推出新产品时,必须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而不是盲目跟风或急于求成。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车辆时更注重实际价值,这迫使品牌不断优化产品。比亚迪作为行业巨头,或许需要从这次教训中学习,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章莹颖生前男友现身其父直播间,... 10月1日,章莹颖生前男友侯霄霖前去探望其父亲章荣高,并首次出镜协助直播带货。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
向“新”而行!吉林省委书记登上... 撰文 | ‍‍余晖据《吉林日报》10月2日消息,9月30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调研。期间,黄强登...
广西一地回应“跋山涉水参加表妹...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近日,一段“跋山涉水参加表妹婚礼”的视频在社交网站引发关注。10月2日,极目新闻记...
8.8分,就这? 编辑:一碗粥和橘一样计划在这个国庆宅家看剧的小伙伴看过来橘带着今年6部豆瓣评分8.0+的高分剧来拯救...
提醒!女子蹲马桶被烫到尖叫弹起... 你家中有智能马桶吗?水温控制有没有出过异常? 近日 有网友发帖称 自己正常使用了3年的智能马桶 在冲...
伯明翰老板发声:顶级球队不可被... 在英超联赛的财富分配谈判中,伯明翰足球俱乐部的老板汤姆·瓦格纳站出来发声,强调顶级球队不应被低级别联...
抛两岸交流新政策,郝龙斌:确保...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白热化,针对两岸交流政策,候选人前台北市长郝龙斌2日提出“捍卫和...
热议国安0-3完败:实在不行让... 在刚刚结束的亚冠二级小组赛E组第2轮中,北京国安客场以0-3的惨败不敌澳超球队麦克阿瑟。这一结果无疑...
事关“双一流”建设 教育部透露... 9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
国庆重点工地巡礼|湖北智能建造...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琴 通讯员 涂佩秋 10月2日,走进武汉首个获批备案的第四代住宅——中建壹品·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