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鞋匠”牵手雄安新能源汽车城,从“北方鞋都”到“智造新城”,产业融合催生消费升级的新范式。
相识于赛事,结缘于展会。
在“2025白洋淀桨板邀请赛”期间,来自“一号营地”新能源汽车城总经理郭艳航详细了解了三台镇制鞋产业发展,并试穿康帝斯公司生产的运动鞋,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行业与新区传统产业互动起来?
随后,他带着整个团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情况,并组织马来西亚来华学生开展“工业游”活动,还在“足球夜市”上展销了最新的汽车;“三台鞋匠”代言人李国宗、康帝斯公司张旭也去汽车城进行了对接,帮着汽车城推广本地市场。
2025年9月27日,在第三届河北三台鞋匠品牌交流会暨2025冬季鞋服展销会上,安新县青年鞋服发展中心与汽车城达成战略合作,通过技术共享、市场互通、品牌联动,探索出一条“传统制造+绿色科技”的融合发展路径。这场跨越行业的握手,不仅为“三台鞋匠”这一省级劳务品牌注入新能源基因,更成为雄安新区推动消费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
跨界融合,从“足下经济”到“绿色动能”
三台镇,这座被誉为“北方鞋都”的产业重镇,历经近50年发展,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超2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1万人。然而,面对全球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浪潮,传统制鞋业如何突破“劳动密集型”标签,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课题。
与此同时,雄安新能源汽车城作为新区高端高新产业的代表,正以智能网联、绿色低碳为核心,打造华北地区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全链条基地。两大产业的交汇点,在于对“创新”与“可持续”的共同追求。
消费升级,从“制造”到“智造”的体验革新
产业融合的成果,正通过消费场景的创新直抵终端市场。目前,新能源汽车城与康帝斯鞋服、茂达鞋业进行了深度合作,汽车城安装了“三台鞋匠”劳务品牌展示栏,两家鞋企在布设了“雄安鞋体验区”,并面向新区市民进行展示展销活动,让大家都能穿上舒适、美观的“雄安鞋”。
汽车城则将展厅搬进展销会现场,展示新材料制成的汽车装饰,传递“绿色经济”理念。鞋贸中心还联合新能源汽车城推出“绿色出行+智造体验”主题活动,吸引超200名客户和经销商的参与。
“以前觉得制鞋和造车是两个世界,现在发现它们可以共同定义‘未来生活’。”来雄安务工的制鞋工仲丹丹说。她所在的工厂通过与汽车城合作,引入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打造智能车间。
品牌赋能,从“劳务名片”到“城市IP”
传统制鞋手工技艺与新能源汽车的流线型设计碰撞,诠释着“老产业新活力”的融合理念。“三台鞋匠”与新能源汽车城的牵手,更是一场品牌价值的深度赋能。作为省级劳务品牌,“三台鞋匠”近年来通过技能竞赛、文化展示等活动,已从单纯的“就业符号”升级为“品质与匠心的代名词”。而新能源汽车城的科技感与未来感,则为这一传统品牌注入了时尚与创新的基因。
“我们不仅要让‘三台鞋匠’的金字招牌更亮,更要让它成为雄安新区产业创新的代言人。”安新县青年鞋服发展中心主任彭振表示。下一步,中心将与清华大学合作开设“三台鞋匠创新班”,还要与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建设产教融合基地,打造“三台鞋匠科技园”,培养一批既懂传统工艺又掌握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产业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三台制鞋企业正在积极申报“雄安工坊”项目的建设,争取做出更高质量、更有舒适度、更美观漂亮的运动鞋,擦亮“三台鞋匠”这张金名片。从“产业协同”到“生态共建”。这场跨界联姻的深远影响,已超越单一产业的边界,正在形成“以鞋促车、以车带鞋”的良性循环。
从“北方鞋都”到“智造新城”,三台镇的制鞋工人与新能源汽车城的工程师们,正用双手共同编织一个关于创新、绿色与共享的未来。这场传统与新兴的对话,不仅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更向外界证明——产业的边界,终将被创新的思维所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