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老张,干了二十年汽修,上个月把店盘了,他蹲在空车库门口抽闷烟,说现在的新能源车修不了,老手艺算废了,这话里头是整个行业在变,国内每三台新车里,就有一台让老修理厂没了保养的活儿。
电动车保养清单看得人发愣,没机油没滤芯,变速箱压根用不上,刹车片靠电机回收动能就省了,我帮朋友算过,燃油车一年跑两万公里保养得花八千块,电动车直接降到两千,更狠的是电池电机电控的维修权全攥在4S店手里,就算你自家车库烧了电池,找外面修,车企照样能告你。
去年底上海法院判了个案子,两兄弟给撞坏的电动车电池解锁,用芯片改了数据,结果判了半年,他们只是想帮车主省钱,车企官方报价五万,第三方只收一万五,可法院说他们破坏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车企的数据安全比车主修车的事儿更重要。
这种矛盾在大洋彼岸更清楚,澳大利亚刚罚了比亚迪等五家车企,就因为它们不肯把维修数据给独立修理厂,那边的车主自己能换轮胎,中国的车主连电池故障码都看不懂,有车主说,4S店换一块电池要新车价的四成,第三方报价直接便宜一半,车企宁可远程锁车也不让修得便宜。
老张想过转型,培训新能源维修师得花十几万,还不算买设备的钱,现在年轻人谁还肯学修车,街角新开的汽修店挂着新能源的牌子,连高压电路都不敢碰,更别说那些自媒体博主了,有人拍车企的维修套路,被索赔几百万,账号直接给封了。
不过海外车企在欧盟要是不公开维修数据,连车型认证都过不了,国内要是也这么干,4S店的维修费说不定真能降点,可现在的情况是,车企越把数据攥得紧,小修理厂就越难撑下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车主,万一哪天4S店嫌你车太旧不接单,连个能修的人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