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每次国庆春节等长假,新能源汽车上高速排队充电的报道总是不绝于耳,但从去年开始,这样的消息就开始越来越少。
而到了今年10月1日,新能源汽车上高速还要充电排队的情况就更少了,现在要找排队充电的车辆居然还很难。
比如这次十一长假,我国高速日均新能源汽车流量约为125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的近20%,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排队时间却大幅度减少。除了少数自媒体还一如既往诋毁新能源汽车排队时间太长之外,各大官方媒体几乎没有对这件事情的报道。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早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排队时,我就说这个事情不可能一直存在,最多三年时间问题就将彻底解决,而现在才过了两年时间。
因为国家用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方法,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
我们通过大数据对往常经常发生的充电高峰路段进行了严格监管,发现充电容易排队,特别繁忙的服务区数量总共有136个,于是针对这些服务器,采取了一个服务区一个政策的保障措施。
比如在京沪,沈海等30个重点繁忙服务区部署了移动充电设施。所谓的移动充电设施,就是其实就是一辆大卡车拉着几个储能箱,而储能箱又有外放电的功能。
这些储能箱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储电站的,稍微改造以后就可以拉到高速公路上去,一辆大卡车最多为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而且电价和服务区的电价没有任何区别,这就相当于服务区多了无数的新充电桩。虽然充电的人多了30%,可是充电桩却多了100%,如此一来怎么可能会不够用?
还有些移动充电机器人,就是像我图片中的这种,拉着个电池到处跑。
而这些储电箱也不会浪费,高峰期结束之后还是回到他们所属的储电站中继续存储电量,等到下次需要紧急用电时再拉出来,继续大赚一笔,企业也愿意干。你看这样一来,是不是便成为良性循环了?
还有在国庆长假之前,国家电网也对全国高速公路5667个重点保障站点进行了特巡检查,就是要找到哪些充电桩装上了,但是又没办法用的,确保每一个充电桩都是可以用的。
这样就算是多管齐下,当然就会解决大家伙的充电难问题。
而且国家想办法解决,老百姓也在想办法解决,有些人直接跑到高速公路下面去充电,反正出入口附近就有城市充电站。长假时高速公路又是免费的,顶多跑个七八公里就能找到,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