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楼下汽修店的张哥聊天,他刚送走个满脸懊悔的车主,说是油泵烧了,光维修费就花了小两千。你猜咋回事?就是常年等油箱见底才去加油,活生生把好好的油泵给熬坏了。
我记得前年夏天也差点栽这坑里。那天加班到半夜,开着车往家赶,油表灯亮了快半小时,想着小区门口就有加油站,硬是撑着没绕路。结果快到地方时,车子突然一窜一窜的,接着就熄火了。当时冷汗一下就下来了,半夜三更搁马路边,叫拖车都等了快俩小时。
后来拖到修理厂,师傅拆开油箱一看,油泵都有点发黑了。他跟我说,这油泵啊,本来是泡在汽油里散热的,就跟人泡在凉水里降温一个道理。油少了,它暴露在空气里,温度蹭蹭往上涨,次数多了可不就烧了嘛。我当时还嘴硬,说以前开老车也常这么干,咋没事?师傅翻个白眼:“老车耐造是不假,但坏了照样花钱修,何必呢?”
真不是我夸张,现在的车娇贵着呢。张哥说他上个月修过一辆车,车主不光等见底才加油,还总爱加完油就猛踩油门。结果油泵坏了不说,油箱底的杂质全被抽进油路,喷油嘴也堵了,维修费直接翻了倍,比平时多花了一千多。
其实吧,油表灯亮了就该留心了。我后来特意看了下车主手册,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油位太低可能损坏油泵和密封件。以前总觉得这是厂家吓唬人,出了那次事才知道,全是过来人的经验。有回跟朋友跑高速,他油表剩一格还说没事,我硬拉着他进服务区加油。他还嫌我小题大做,直到我给他看了我当时油泵的照片,他才没话说。
夏天尤其得注意。气温一高,汽油蒸发快,油少了容易在油路里形成 “气阻”,发动机忽快忽慢的,搞不好就熄火在半道。上次在高速上就见过这情况,一辆车停在应急车道,司机蹲在那儿打电话,后来听交警说就是油泵过热歇菜了。
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等见底加油能少跑几趟加油站,省点事。现在算明白账了,跑一趟加油站也就几分钟,修次油泵又费钱又费时间,哪头划算啊?张哥给我说,最好剩四分之一油就加,既不用老跑加油站,也能保护油泵。我这大半年都这么干,车子再也没出过类似问题。
前几天碰到个邻居,说他油表不准了,一格油跑不了几公里。我一听就知道,准是常年低油位开车,把油位传感器搞坏了。给他指了张哥的汽修店,后来他跟我说修了三百多,还吐槽早知道当初听我的劝。
真的,这种亏太没必要吃了。油泵这东西,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坏了才知道心疼。别总想着 “再撑一段路”,等车子真撂挑子了,哭都来不及。我现在每次看到油表往下掉,就琢磨着该去加油了,毕竟省那点事,真不如省点维修费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