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三年插混用车体验,今天摊牌了!
兄弟们,啥也别说了,咱先问个扎心的:买车时被各种”百公里2毛钱”忽悠,现在想想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没错,当年我也是被船夫哥家那些”油耗1.X”的数据给彻底上头了,掏了近30万买了台插电混动SUV,一转眼开了三年。这三年啥酸甜苦辣没尝过?今天老王把话撂这儿,给你们扒个底朝天。
1
买混动前,先想想自己是哪号人
那阵子买车,一是限行限号烦死个人,二是油价蹭蹭往上涨,再加上船夫哥家的DM-i系统刚上市,号称”百公里1.5L油耗”。我寻思着,这不就等于开电车的体验,还不带里程焦虑?再加上当时还有补贴和免购置税,算下来比油车也就贵个3-4万。
说真的,真香是真香,但也没有4S店销售忽悠的那么香。
先说结论啊,插电混动这玩意到底适合谁?其实很明确:
如果你不符合上面这几条,就算了吧,老老实实买油车或者纯电去。别跟我似的,买了才发现自己属于第五种人——想省钱但不想惯毛病的。
2
真香是真的,省钱也是真的
开了三年,说不香那是扯淡。咱就拿最现实的数据说话:
每天上下班30公里,周末办点事,一周也就200多公里。只要勤快点充电,一个月下来油耗能稳定在2L左右。这啥概念?就是比同级别油车省了70%的油钱!
你再想想,同样开一辆2吨重的SUV,人家烧10L油,你烧2L,一个月下来省个七八百块。算上电费也就两百多,一年能省小一万。这钱省得,它不香吗?
驾驶体验也是真不错。电动机那个扭矩输出,起步嗖的一下,那个推背感,比同级别油车强太多了。而且开纯电模式时安静得很,这安静程度,比4S店销售吹得还邪乎。
3
苦在哪儿?真相了!
别以为老王只会说好话,马上就给你们讲讲这三年最闹心的事。
充电这事儿,真是个体力活。刚买车那会儿热情高,每天回家就插上,恨不得有个充电指示灯贴脑门上。三个月后呢?懒得充了。小区那几个充电桩经常被占,公共充电桩有时候去了发现要排队。后来养成习惯了,电用完就用油,一周充两三次就完事了。
然后就是馈电油耗这个大坑。电一没了,那油耗立马飙到8L多,比同级别纯油车还能喝。为啥?因为你得拖着两三百斤电池跑啊!没电的混动车就是个拖着铅球的短跑运动员,怎么跑都费劲。
冬天那个纯电续航,简直了,裂开!官方标65公里,冬天零下五度,蹦跶个40多公里就歇菜了。暖风一开,那个电量哗哗往下掉,跟漏了似的。
4
三年后,我后悔了吗?
说句实在话,要是我当初买车就是为了省油钱,那真是亏大了。因为买插混比同级别油车多出来那3-4万,按照我这每月省七八百的速度,得攒个五年才能回本。更别提这三年保养费还贵那么一点点。
但你要说后悔吗?倒也不至于。
因为插混的体验确实不一样。它就像有两个心脏的车,城里走走停停开电,高速上想怎么踩就怎么踩。尤其是当油价涨到9块多的时候,看着加油站排队的油车,心里那个爽啊。
而且这三年,我明显感觉到比亚迪的这套DM-i系统是越来越成熟了。新出的车型纯电续航都上百公里了,要是现在买,那体验肯定比我这台好得多。
前两天我带儿子去看车,指着那些新能源车跟他说:”这车有两个心脏,爸爸的车也是。”儿子瞪大眼睛说:”爸爸的车会变身,真酷!”
那一刻,心里暖烘烘的——三年前的选择,果然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