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车主手里一辆买入价25万的电车,因为碰刮了一下,车辆就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只好叫拖车拖去4S店,4S店检查后报出了高达12万的维修费,而原因竟然是车辆底盘出现了1毫米的很微小的坑。
4S的维修费如此之高,在于4S店根据车企的指引指出即使是如此小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底盘的电池包受损,为了避免以后发生安全隐患,因此车企方面给出的维修意见就是更换整个电池包,而电池包正是电车最贵的部分,就给出一个如此昂贵的维修价格。
车企的理由似乎无可辩驳,毕竟电池的安全问题确实太重要,而如今电车起火的问题时有见闻,凸显出电车火灾确实需要防患于未然,由此电车企业选择了最慎重的方式,直接更换整个电池包。
有业界人士指出,车企如此举措其实也有不恰当的地方,既然汽车企业方面知道电池的价值如此之高,那么为何车企不将电池包分割成一个个模块,一旦发生故障,那么就更换其中一个模块,而不是整块电池,这样不是可以降低车主的损失么?
这就问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何车企不将电池包中的电池做成几个乃至十几个模块,进而方便车辆的维修,车企不愿如此做可能在于这个技术难度实在太高了,毕竟整个电池包为了防冷防热,本身就不得不增加了隔热设备。
同时电池包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不时会在路上剐蹭等,还可能遇上谈起的势头等等,因此放在底盘之下的电池包又增加了防撞设备,电池包自身又存在着发热问题,因此电池包里还得增加散热设备,由此已导致电池包非常复杂了。
如果再将电池包里的电池分割成一个个模块,那么电池包的技术难度会更高,成本也会大幅增加,这在当下电车行业本来就在进行价格战,迫使车企降低成本的环境下,车企可能不愿进一步增加成本了,而没有将电池包做成模块化,据称美国车企就将电池做到了模块化,那块出问题换那块。
还有一个大家不好明说的理由是为了赚钱,与燃油车可以在街边找小维修店维修节省维修费不同,电车技术含量高,因此当下诸多电车企业都要求电车到官方4S店维修,更有第三方维修工因为维修了一辆电车而被车企起诉而入狱,如此情况下车企当然是维修费用越高越好,毕竟电车维修费就是车企赚的。
电车不仅是维修电池费用高,其他诸多配件的维修费用都超过,更换中控屏有车企报出过万块,更换摄像头又是数千块钱,还有车主表示车头灯坏了不是更换车灯而整个车灯总成更换,那又是数千块,因此车主感叹电车是千万不要坏,坏了那维修费真的太惊人了。
面对这样的现实,电车企业宣称的电车省钱可以说是彻底成为笑话了,平时省下的能源成本不就一年几千块么,而一次维修费就是数万乃至上述的12万,相当于车价的一半,这样的费用恐怕是电车用上十几年到被淘汰都未能能省下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