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关心】
今年5月15日,《观网快评》专栏发表题为《》的文章,对娃哈哈自宗庆后去世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危机表达了惋惜,怀着一种朴素的心意寄希望娃哈哈能正确应对处理好问题,守住这个承载了强烈民族情感的国民品牌。
现在看来,我们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后面事态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宗庆后私生子女曝光,家族内斗激烈化,宗庆后人设崩塌,直到昨天(10月10日)晚上娃哈哈集团向多方证实,早在9月12日,宗馥莉已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至此,宗馥莉基本完成了从娃哈哈到宏胜系的乾坤大挪移,在外界眼中,也是人们担心的,宗馥莉这些操作就像金蝉脱壳,给娃哈哈留下一具空壳。
娃哈哈自诞生至成长壮大长达近40年,却在一年多时间里几乎被掏空,至少是元气大伤,能否重生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这何止令人唏嘘。娃哈哈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几代中国人投射情感培育出来的民族品牌,在宗庆后治下的数个重要阶段,他也借助了这种情感渡过难关和危机,赢得更大的发展,娃哈哈今天的发展规模不只是市场作用下的结果。
而且更重要的是,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它并非是宗家的家族企业,不是纯粹的民营企业,自始至终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大股东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由上杭区财政局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持有娃哈哈集团46%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国资给予占股企业的信任和空间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娃哈哈集团第二大股东是宗馥莉,她继承了宗庆后股份,以个人的名义持有29.4%。或许正因为此,宗馥莉与娃哈哈一步步地做切割,驱动她做切割的发心是什么呢?不难判断其中的私心私利占了多大成分。但对娃哈哈造成的伤害,谁来负责?这是谁的损失?谁来心疼娃哈哈,谁来守护娃哈哈?娃哈哈到底属于谁?不能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弃儿。
据媒体报道,宗馥莉这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她决定全心经营自己早前公布的品牌“娃小宗”。在对宗庆后及宗馥莉的诸多争议中,一个最为严肃,也是被市场反复提及的核心的问题是,从娃哈哈集团向宏胜系公司进行的一系列商标、产线、资产、人员合同等转移,是否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这些追问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权威解答,需要一个权威解答。否则,娃小宗从一出生就是不够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