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沧州消费者唐女士反映,其于2025年10月1日在沧州市运河区比亚迪乾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一辆比亚迪海鸥活力版新能源车,提车后发现车辆左侧后车门存在明显补漆痕迹,质疑4S店销售“问题新车”涉嫌欺诈,维权过程中遭遇推诿,至今未获合理解决方案。向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后,监管部门以“等厂家回复”为由拖延介入,消费者权益保护之路荆棘丛生。
新车提车即现补漆痕迹 4S店售后确认却推诿责任
唐女士反映,她于10月1日在该店购车,因手续未办完当天未提车,10月3日提车回家后,天色变暗时发现左侧后车门“发污且用手抚摸凹凸不平”。“白天阳光照着正面根本看不出来,晚上就很明显,家里人都怀疑这辆车被处理过。”
发现问题后,唐女士当天将车开回4S店。10月4日,4S店专业售后检测确认该处“补过漆做过处理”,但这一情况销售方此前并未告知唐女士。
对于解决方案,4S店提出“修车并赠送价值2000元物品”,但唐女士坚决反对:“我买的是新车,不是修理过的车,这个方案我无法接受。”
4S店拖延推诿 消费者维权遇多重阻碍
据唐女士提供的资料显示,10月3日提车当晚,她就补漆问题与销售沟通时,销售仍坚称“绝对没有补过漆”;后续4S店又以“需等厂家回复”为由拖延处理。更令唐女士不满的是,店方甚至试图将问题归咎于“厂家工艺”,称是生产环节的问题,而非销售环节的隐瞒。
随着时间推移,车辆补漆区域的痕迹愈发明显。10月7日,唐女士在4S店录制的视频中,能清晰看到车门上方的划痕及补漆处的黑色印子,“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的解释却越来越牵强。”
律师:若属实4S店涉嫌欺诈 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
针对此事,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市场监管部门消极履职 消费者维权再添阻碍
唐女士向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后,得到的答复竟是“等厂家回复”。对此,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市场监管部门肩负法定监管职责,应直接介入调查4S店是否存在欺诈行为,而非将责任推诿给厂家。
“市场监管局的职责是监督辖区内经营者,如今让消费者苦等厂家答复,属于典型的行政不作为。”律师表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4S店故意隐瞒车辆补漆事实,将修复过的车辆当作新车销售,就构成欺诈,唐女士有权主张“退一赔三”,而市场监管部门的消极处理无疑让消费者维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