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楼下张哥去年检,他那辆开了四年的纯电车,最后缴费时比去年多掏了 50 块。我当时还纳闷,不是说新能源车不用测尾气能省点钱吗?结果检测站的师傅指了指旁边的新设备:“现在电池是必检项,这钱是充电检测的费用。”
说实话,这新规来得挺突然的,3 月 1 号刚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算是头一个专门管新能源车年检的标准。以前总听人说新能源车电池是 “暗箱”,好坏全凭感觉,现在终于有正经检测了 —— 师傅把车开上检测台,接上一个好大的充电设备,说要连续充三分钟以上,盯着电池温度和电压变化。张哥站旁边搓着手,一个劲问 “不会有问题吧”,那紧张劲儿,跟当年考驾照似的。
最让车主揪心的是那个 “30% 衰减线”。师傅说要是检测出电池健康度比出厂时掉了三成以上,直接就判不合格。我想起之前在车友群里看到的,有个开网约车的大哥,车跑了二十多万公里,去年还能跑三百公里,今年只剩两百出头,现在天天担心年检过不了,换块电池得小几万呢。不过也有淡定的,我同事小王刚买的新车,他倒觉得这钱花得值:“总比哪天电池出问题半路抛锚强,安全这事儿不能省。”
你别说,这检测流程是比以前细了。纯电车还好,不用测尾气,省点时间;要是插混车,还得跟燃油车一样过尾气检测,里外里更折腾。检测站墙上贴了新规说明,除了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都得查,说是怕有漏电或者短路的隐患。我瞅着有辆营运大客车,检测项目更多,还得在滚筒上以 40 码的速度跑五分钟,专门测放电时的电池状态,那场面还挺唬人的。
但老车主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张哥那车最后检测结果是衰减 18%,算过关了,可他还是愁:“这才四年就掉了近两成,再过两年岂不是要悬?” 确实,电池这东西就怕折腾,深度放电、频繁快充都伤寿命,以前没检测要求,大家怎么方便怎么来,现在有了硬标准,可得改改习惯了。而且我听说市场监管总局早就说了,检测费得明码标价,不能乱加项收费,要是碰到借机涨价的,其实可以打 12315 投诉。
有意思的是,车主们态度特分裂。新车主大多觉得 “严点好”,刚提车的王女士就说,虽然多花点钱,但知道电池没问题,开车心里有底;可开了五六年的老车主几乎都在犯愁,就怕年检成 “拦路虎”。我楼下修车铺的老李更直接:“以后新能源车维修,电池这块怕是要火,光是检测前的‘急救’保养,就得不少生意。”
其实仔细想想,这新规也不是故意为难人。电池要是真衰减太厉害,不光续航缩水,还可能有起火风险,严格检测也是为了大家安全。就是这 50 块的新增费用,要是能全国统一标准就好了,别有的地方收有的地方不收,反而让车主犯迷糊。
张哥检完车松了口气,一边贴电子年检标志一边说:“还好过了,以后可得少用快充了。” 现在 “交管 12123” APP 上能直接领电子标志,不用跑车管所,这点倒挺方便。只是不知道那些电池已经衰减不少的老车,到年检时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眼睁睁看着不合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