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比亚迪发布的9月产销快报显示,其单月销量为39.6万辆,尽管环比增长6.1%,但同比下滑5.52%,终结了连续18个月的同比增长态势。
这是比亚迪自2024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单月销量同比下滑。 今年1-9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但距离网传的460万辆年度目标仍有140万辆的缺口。
王朝网9月贡献销量162,651辆,其中秦家族以67,577辆的成绩稳居销量支柱。 这一表现得益于秦PLUS DM-i将基础款价格下探至6.98万元的策略,巩固了其在10万级家用轿车市场的统治力。
元家族销量45,291辆,其中元UP凭借入门版车型的加推,实现了对元PLUS的反超。 而宋家族销量24,089辆,表现低于预期。
定位中高端的汉、唐、夏三系列合计销量不足2.6万辆。 汉家族月销仅8,690辆,与巅峰时期超3万辆的成绩相去甚远。 频繁的降价策略对品牌价值的侵蚀逐渐显现。
9月销量189,364辆,成为比亚迪销量最高的板块。 海狮系列销量54,065辆,同比增长363%,其中海狮06单周销量稳定在7,000辆左右,成为15万元价位的新拳头产品。
海豹系列销量51,359辆,海豹06系列贡献超3万辆,占比超六成。 海鸥和海豚两款小型车销量分别为34,586辆和21,888辆,面对吉利星愿等竞品的挑战,通过价格下探展开反击。
方程豹品牌9月销量24,121辆,环比增长48.3%,同比激增344.9%,创历史新高。纯电车型钛3销量8,902辆,在15万级纯电SUV市场表现稳健。 而钛7上市仅三周便销售8,128辆,目前仍有大量未交付订单。
钛7的热销带动了豹5和豹8的销量,两款车型9月分别交付5,425辆和1,666辆。 如果产能充足,钛7有望冲击月销2万辆的目标。
势品牌9月销量12,407辆,同比增长20.5%。 腾势D9销量8,944辆,成为品牌销量支柱。
新车型腾势Z9系列(含Z9与Z9GT)交付841辆,同比下降28%。
仰望品牌9月交付758辆,同比增长145%。 其中U8交付280辆,U7交付473辆,百万级超跑U9单月仅交付5辆。
在整体销量同比下滑的背景下,比亚迪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1-9月,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达70.15万辆。
比亚迪通过推进本地化生产、自建滚装船队增强供应链能力,目前已有七艘滚装船投入运营,合计运力约5.6万辆。
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比亚迪下滑、新势力普涨”的分化局面。零跑汽车交付66,657辆,创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 小鹏汽车交付41,581辆,同比增长95%。 小米汽车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辆,其中YU7从9月第三周起成为销量主力。
蔚来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 理想汽车交付33,951辆,同比下降36.76%。
行业层面,“反内卷”政策对市场竞争秩序产生直接影响。
2025年6月,十余家主流车企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明确提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等条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举限制了车企通过压库和价格战扩张的路径。
9月,比亚迪纯电动车型销量205,050辆,同比增长24.31%。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188,010辆,同比下降25.58%。
这是2025年以来比亚迪纯电车型销量首次超过插混车型。 1-9月累计数据显示,纯电车型销量160.59万辆,插混车型销量161.30万辆,两者基本持平。
市场趋势方面,蔚来李斌公开表示“202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拐点之年,增程大三排SUV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正在到来”。 蔚来乐道L90在两个月内交付2.16万辆,理想也加速推出纯电车型i8和i6。
比亚迪产销节奏的调整从生产端已现端倪。
8月产量环比增长8.9%,但同比仅微增0.2%。
电池配套方面,比亚迪9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量约为23.200GWh,1-9月累计装机量203.251GWh。
渠道层面,比亚迪正加速优化销售结构。 例如海洋网旗下的宋PLUS系列,因海狮06的热销而定位尴尬,其未来走向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