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来自同一个平台,却各自诠释不同性格。一个美式硬朗,一个欧式理性——当福特探险者遇上斯柯达Enyaq,这场电动SUV对决揭示的不仅是技术的同源,更是品牌哲学的分歧。
外观或许会让人误解,但福特探险者与斯柯达Enyaq确实是出自同一平台——大众集团的模块化电驱平台(MEB)。这两款中型SUV共享核心架构,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品牌哲学。那么,在这对“异卵双胞胎”之间,谁更值得选择?
福特探险者:科隆的新希望
福特探险者的电池由2775个独立零部件组成,这是个复杂的系统。自6月起,它已在福特科隆工厂全新产线下生产,此前还需外部供应。对经历过裁员与前景不明的老厂工人而言,这无疑带来了一丝振奋。毕竟,曾经的“小型车传奇”嘉年华停产后,科隆的生产线正迎来“电动重生”。
如今,这里生产的正是基于大众MEB平台的电动车型。除了福特探险者,还有另一款叫“Capri”的电动SUV共享该技术基础。MEB平台无疑是可靠选择——它支撑了目前欧洲最畅销的电动车系之一。斯柯达Enyaq正是其中代表,自2021年上市以来成绩出色,今年年初还进行了中期改款(采用Elroq风格的新前脸),如今它正与福特探险者正面对决。
两款车的“亲缘”:后驱单电机布局、210千瓦输出功率、77千瓦时电池组、直流快充峰值功率135千瓦、最高时速180公里/小时——几乎完全一致。他们连起售价也相同:后驱长续航版本均为48900欧元。
问题是:在这同样的基础上,谁更能发挥出色?福特探险者能否成为福特的“士气提振者”?正如一句戏言所说:“嘉年华之后,仍有嘉年华。”
从外形看,福特探险者完全摆脱了大众汽车SUV家族的影子。它继承了美式SUV传统的肌肉感,但尺寸更紧凑——4.47米的车长在同级别SUV中几乎是“黄金比例”,比4.66米长的Enyaq短不少。
由于两车共享2.77米的轴距,福特探险者的车内空间表现不错,但仍不及空间王者Enyaq,尤其在行李厢容积方面差距明显:探险者为465升,而Enyaq为585升。更糟的是,福特的行李厢设计缺乏巧思,几乎没有实用挂钩或分隔功能。
进入福特探险者车内,廉价感略显明显——大部分塑料偏硬、部分饰板装配松动。但座椅舒适度出色:可电调、带按摩功能,而且选装价仅400欧元,性价比高。
操作系统方面,福特探险者虽采用自家界面,但内核其实是大众软件。界面逻辑清晰,反应速度不错,语音控制优秀。缺点是竖屏比例较高,导致倒车影像较小。整体操作体验仍优于部分老款大众汽车的车型。
福特探险者的加速相当迅捷——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6.3秒。驾驶感偏轻快灵动,但相比稳重的Enyaq,探险者的悬挂更硬,遇到颠簸易出现“弹跳感”。转向系统轻巧但反馈不足,需要频繁修正。两款车的ESP都介入较晚,后轴容易出现打滑。然而,福特探险者在能耗上表现出众:实测百公里仅19.8千瓦时,节能模式下更低至16.4千瓦时。其续航可达424公里,表现非常优秀。